02:法兰克福书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兰克福书展线下线上联动
共话书业趋势及难题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渠竞帆

  对线下交流的渴望让全球书业人士重聚法兰克福展览中心,10月20日~24日,来自80个国家的2000家参展商、300位作家和书业人士共赴第73届法兰克福书展。今年有110多家企业首次亮相,有55个国家及地区以联合展台的方式呈现。书展今年及未来几年的主宾国——今年的加拿大、2022年的西班牙、2023年的斯洛文尼亚、2024年的意大利均以联合展台形象亮相。

  加拿大首位原住民总督玛丽·梅·西蒙(Mary May Simon)出席本届书展,参观加拿大展位。有70家加拿大出版商联合参展,本届主宾国活动以“单一的多样性”为主题,在倡导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大力宣传加拿大富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图书。法兰克福市的百年老楼多功能厅(Festhalle)举办了加拿大作者和艺术家参加的“加拿大之夜”活动。与书展同时举办的图书节覆盖整座城市,包括往届、本届和未来几届书展主宾国都乐衷举办阅读活动。

  法兰克福书展首次以线下线上形式举办,共1400多场活动。书展在德国联邦政府文化国务部长莫妮卡·格鲁特斯(Monika Grütters)教授的帮助下,得到德国“新起点文化”(NEUSTART KULTUR)项目资助,确保在防疫、安保和数字化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和效果。书展每日限流2.5万人,展馆内加宽过道,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

  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岳根·博思(Juergen Boos)表示:“我们听到很多参展商反馈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会被线上形式所代替,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书展的口号是‘重逢法兰克福’(Re:connect)。我们寄望于重逢,希望书业能经受住疫情考验,在危机中变得更为强大。除了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之外,应对新冠肺炎的有效策略也成为今年书展上的热门话题。”(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今年书展最大的亮点是,线上书展在法兰克福线下书展开幕之前一周启动,为书展预热。多场专业活动于10月11日开启。其中包括行业高管共话行业趋势的“法兰克福大会”,分享有声读物制作、人工智能、价值链数字化转型等专业知识和成功案例的“大师课”,以及在虚拟酒吧举办的“法兰克福庭院”(The Hof),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轻松的社交聚会场所。“法兰克福庭院”从9月30日持续至12月中旬,参与者可以在此聆听有趣的分享,并在分组会议中结识新的商业伙伴。

  行业峰会热议话题

  并购、供应链和阅读趋势

  今年,书展主办方首次在4号馆设立了500平方英尺(约合46平方米)的法兰克福工作室(Frankfurt Studio),邀请行业意见领袖参与对话,通过Agora中央广场的大型LED屏进行线上直播,讨论话题围绕收购、供应链和阅读趋势展开。

  美国投资银行Oaklin DeSilva+Philips的罗宾·华纳(Robin Warner)被问及“并购对出版业是机会还是风险?”时表示,在疫情环境下出版业仍并购频发。如去年9月企鹅兰登提出收购西蒙及舒斯特计划(仍在等待美国监管机构批准),今年8月阿歇特收购美国非虚构类图书出版社沃克曼(Workman,此并购案华纳所在投资公司参与),之后还将有Chronicle和Abrams的收购案,法国也在等待埃迪蒂(Editis)的母公司威望迪(Vivendi)收购阿歇特出版集团(Hachette Livres)的消息公布。她认为:“收购会从公司市值、员工岗位保护及互补企业文化等方面考量。此外,还要考虑现在消费者对非书和图书相关产品需求加大而增加相应资产,如哈珀·柯林斯收购HMH大众出版业务就是考虑其与好莱坞的密切联系。”业界对阿歇特收购桌游等游戏类公司、向游戏领域拓展的做法表示担忧。她还指出,“出版业目前的挑战是线下线上实现无缝链接宣传图书和作者,行业需要发现作者的新方式,需要通过数据驱动拉动消费者更多的冲动消费。”

  德国安联保险公司(Allianz)的克劳斯·德里弗(Klaus Driever)提出,德国塔利亚(Thalia)连锁店与亚马逊的抢夺读者大战加剧,德国出版业在疫情影响下加快数字化进程。他还指出,“德国的图书定价制确保中小出版社的生存,但图书零售业发生了并购(今年7月,塔利亚连锁书店并购了Weltbild连锁书店的10家门店,今年初塔利亚还收购了有14家专业书店和大学书店的连锁企业Lehmanns Media),塔利亚和亚马逊各自占领线下和线上市场的局面对出版社是不利的。”

  企鹅兰登全球CEO杜乐盟(Markus Dohle)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独特的时代,长文阅读变得更加重要。人们的生活被各种夺眼球的新闻事件包围,但是图书,尤其是非虚构类图书能给人基于事实和真相的全面观点和更广阔的视角,使人获得愉悦和启迪。虚构类图书则可以让我们从其他人的复杂故事中获得解脱、富有同理心并理解人性。书业仍然是最好的时代。他表示相信,“即使是50年以后,出版商还是会有很大部分收入来自纸书,可能没有80%那么多。他也提到,希望通过并购(西蒙及舒斯特)为下一代读者创造图书和阅读的未来。他还提出,虽然疫情使线上业务增加,但企鹅兰登仍会坚守线下市场。10年来企鹅兰登已向美国及全球供应链领域投资1亿美元,预计未来还将投资1亿美元,来帮助书店解决库存管理问题。今年书业因疫情普遍遇到供应链难题,企鹅兰登将开始在各国本土市场印刷更多图书。他表示,实体书店仍然非常重要,希望加强供应链管理,让实体书店的物流更高效更赚钱,减少退货和库存成本。

  文化多样性和

  市场供应不足成普遍难题

  在10月11日~12日举办的“法兰克福大会”上,各国出版高层和出版人共同研讨行业趋势。企鹅兰登美国公司国际销售部高级副总裁赛勒斯·赫拉迪(Cyrus Kheradi)表示,企鹅兰登2020年图书出口收入有两位数增长,成为该集团疫情之年逆势增长的一大亮点。德国菲舍尔出版社出版人西夫·布布利茨(Siv Bublitz)和阿根廷V&R出版社编辑总监马可·加西亚(Marco Garcia)讨论了图书多样性问题。布布利茨认为,出版社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让“更多自己种族的声音被听到,这样的声音更贴近读者”。加西亚谈到,该社出版了一本由黑人女性创作的金融类图书,以往这个领域常常被白人男性垄断。布布利茨表示,德国出版业在多样性方面有所欠缺,来自前东德的书业人士较少。性别不平等也是一个问题,“据说德国出版业的女性员工数量是男性的两倍,女性员工的权利只有男性员工的一半。两人还讨论了商业小说和文学小说的销售潜力,“商业小说的市场情况更容易预测,而文学小说需要出版社去发掘读者。”

  谈到童书出版的未来,学乐社新任总裁兼出版人彼得·沃里克(Peter Warwick)表示,疫情带来了经典老书的再度热销,如该社的“哈利·波特”系列再度受到读者青睐,这表明居家学习和图书营销向线上转移刺激了学习类、亲子阅读类以及社会情感学习类图书的销售。学乐社未来将更多关注家长的购书需求,找到线上营销的新方式。在亚洲,居家学习变得非常重要,学乐社从中获益,向亚洲市场销售了更多的英语图书,如韩国购买了学乐社开发的融入AI技术的多媒体学习工具。“虽然疫情期间该社图书出口下滑,但是现在出口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今年9月的图书出口甚至超过了过去两年同期水平。”他表示,学乐社也面临供应链和物流问题,疫情导致出版社面临的问题从需求不足转向供应不足。

  10月18日,在“法兰克福庭院”举办的国际出版商协会成立125周年庆祝大会上,国际出版商协会发布了Insight报告,为全球出版业寻求后疫情时代发展之路。2020年以来,该协会发布《从回应到恢复》报告(From Response to Recovery),总结各成员国面对疫情影响采取的举措,号召各国开展与相关行业开展合作克服困难。今年9月,协会又号召各国书业签署“国际可持续出版及行业振兴”(简称Inspire)倡议,呼吁各国从合作中寻找机遇。明年第一季度,协会还将举办研讨会,为共同行动达成共识,提供切实有效的行动建议。

  新书成为书展焦点

  出版社更注重出精品多推广

  布布利茨认为,在疫情期间,了解读者阅读口味的书店更容易进行推荐。抖音、油管和照片墙等社交平台是推动图书销售的主要工具。经典老书的销售在疫情期间一直增长。她认为,书展上,出版社2023~2024年的新项目将受到关注,尤其是新书和新声音,在疫情期间它们的光芒都被经典老书遮盖了。她的建议是,“图书的内容要很清晰而且有辨识度,这样的图书更容易被更多线上参展商关注到。”谈到热门的图书类型,她认为,在东京奥运会(受疫情影响多名运动员因心理问题而退赛)之后,心理健康、信念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凸显。一些大型出版社出版了自我保护类书系,帮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此外,自然、环境和传承主题、儿童漫画、人物系列、非虚构、传记和回忆录也大量涌现。

  布布利茨表示,德国每年出版7万种图书。菲舍尔作为一家有135年历史的出版社,贯彻“少出书出精品”的编辑策略,新书品种将从400种减至250种。她强调,出版社不仅要出好书,还要让读者发现它们。作者和书目是出版社的最大特色。该出什么书?不出什么书?出版社要坚守自己的特色。她还指出,怎样让读者关注到作者的新书,如何抓住时机向书商、记者和书评人进行推荐,找到一本书与其他书和事件的联系,出版社为此要多开会进行讨论,与作者更密切地合作,尝试采用不同的书封和宣传方式。

  以色列SB版权代理公司文学经纪人斯蒂芬妮·巴鲁耶(Stephanie Barrouillet)表示,人们还需要书展制造话题并带来力量,这让人们有机会从日常工作中走出来。她相信2022年各大国际书展将以线下形式全面回归人们视野。“无论疫情是否还会持续,生活和出版业都将继续下去。一些公司已经开始线下办公,网络会议也回归线下。许多国家的书业人士都努力适应新的变化。“能够线下参展,这既是重逢时刻,也是展示实体图书并结交新朋友的好时机。我们销售版权、会见和购买版权的方式已经改变,其中一些改变将会持续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法兰克福书展
   第03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第04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优案推介
   第05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优案推介
   第06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第07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第08版:优案推介
   第09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广告
   第10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第11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第12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广告
   第13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优案推介
   第14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第15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第16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优案推介
   第17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优案推介
   第18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综合
   第19版:作家访谈
   第20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优案推介
   第21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优案推介
   第22版:分销新视野/论坛精粹
   第23版:分销新视野/论坛精粹
   第24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 /优案推介
   第25版:中版好书榜
   第26版:分销新视野/论坛精粹
   第27版:渠道百强
   第28版:业者论坛
   第29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优案推介
   第30版:精品精荐
   第31版:精品精荐
   第32版:全国教材建设奖特辑/优案推介
长篇报告文学《孕育》研讨会在北大红楼召开
中版集团线上线下参展 多种方式推动版贸成果
国图集团公司赓续48年参展历史
中青社大力推介《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中国出版集体亮相线下展 视频上线促合作
北京出版集团多种形式参展
浙版集团《陈立群:我在苗乡当校长》力推贵州支教
共话书业趋势及难题
中国图书商报法兰克福书展02共话书业趋势及难题 2021-10-26 2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