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艺术创作 随笔集
○王文英
有一天,看书看到“梦窗”二字,忽然想起同名的宋朝大词人吴文英,号梦窗,回身看看书桌旁的那扇窗,其实就是我的“梦窗”。
多少年了,坐或站在书案前忙活,那扇窗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若说经历过什么,做过什么,那扇窗都知道,不如我的新书就叫“风过梦窗”吧。
风过处,都会留痕。一向合拍的另一半听了,这一次却大呼:“为什么是风?” “为什么不能是风?”“风,可大可小,大者为狂风,小者也可是寒风。”另一半又言。我可不这么看。风,也可是微风熏风东风南风,任尔东西南北风,都会留下点什么,就像我每日见缝插针地读书看报,写字画画,不只是过程。现在,我的新随笔集子真的在路上了,名字就叫《风过梦窗》。
书名有了,接下来就是书正文前面的话,有人称作前言,也有人称作序。出版书的人,往往喜欢找人写序,而这个写序的人,必是德高望重,或者成就斐然,或是一方诸侯,或者一领域的领头人。目的大家都明白,能够得到肯定,于书这种商品不光是有广告效应,也是质量的一层保障。我也出版过几本书,每一次都是自己写点代序。不是我另类,实在是不好意思求人,也没有自信把自己亮给他人,求得他人的认可,所以只好自己来做。我想这一次也不例外。
我是一个爱好文艺的人,但离一个真正的文艺人还有距离。虽然每天写字画画,也写点文字。但严格地说,我不是一个职业写文章的人,虽然侥幸获得了个冰心散文奖,还有多个征文奖,屡次被选入《新华文摘》,但这都是无心插柳的事。
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奇怪,你认认真真地天天做着一件事,却未必如愿做得好;而偶尔为之的,却不见得做得不好。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事——写诗填词,也是偶尔为之,绝对谈不上产量,质量也不敢说有多好,尤其当着诗人不敢说,却无意得到了许多褒奖,上了《诗刊》杂志,还被选入了诗集。有人编了一本《现代古诗三百首》,居然收入了我的绝句;又一本《古今妙词一百首》,也收入了我的一首词。
这样撞大运的事,只能说艺术创作不是简单劳动,不是你认真了、你努力了、你用功了、你下决心了,你日日不停就能做好的。除了勤奋,天分、悟性、阅历、素养也都很重要。就比如行内人夸一幅绘画作品,往往会说这画笔墨松弛,为艺的状态就是这样。
我喜欢文字,喜欢自己写,也喜欢读别人写的。虽然小时候一直梦想当一个作家,也试图努力过,但其实心里清楚,这么神圣的职业,我压根不知道怎么才能去成就,只知道自己喜欢,所以在写字画画的间隙,搂草打兔子捎带的,有话就写,没话就算。虽然在报刊上开了几个专栏,但也都是写喜欢、感兴趣的东西。当然,生活里并不都是这样,也会遇到一些命题作文,写得好不好,满意不满意,也只能努力即心安。
距离上次出版散文随笔集子,有几年了,就这样开着闲散的专栏,不想文字又积攒了不少,趁着我还有些热情,把它们收集在一起,也算对过往日子的一记录和整理。
捋着这些文字,能够感受到自己其实一直还是在向前走着,步子虽然很小,看得出是在进步着,文字也越来越松弛自然,还是能感到一丝欣慰的。
(本文系原书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