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等院校 治理理论 本土化
○范国睿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优化高等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推动高等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治理一直未能跳出外来理论的思路框架,深入思考本土高等院校治理的特殊问题与需求,恰恰是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周海涛教授结合多年研究心得著成的《高等院校治理初论: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分析》,系统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治理的时代要义、理念目标、机制设计、能力建设等关键问题,作出探索高等院校治理理论本土化的新尝试。
第一,以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文脉为引领,明确了新时代高等院校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遵循。提升院校治理质量、强化育人、科研、服务功能是高等院校治理的重要旨归。该书首先创造性融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积极回应新时代高等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创造、高质量社会服务对高等院校治理的战略需求,明确了“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自立自强的学术宗旨,以及坚持“四为”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重要原则,努力将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文脉推上新的时代高度。
第二,以基本问题与理念目标为总纲,诠释了高等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义。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发展,高等院校内部运行与整体发展的理论导向逐步从“管理”走向“治理”,围绕高等院校治理基本内涵的认识与解读异彩纷呈。该书从“治理”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丰富内涵谈起,强调了高等教育治理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并通过对法权配置、制度安排、结构过程等多种理论视角的分析,进一步澄清了高等院校治理的本质与内涵。同时,书中明确了高等院校治理的基本要义,强调组织权力与个体权利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才能实现协同治理,推动院校整体发展,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治理的复杂性,也为实现高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以内部体系与能力建设为要点,搭建了高等院校治理创新变革的基本框架。该书落脚于高等院校治理的理念目标、组织机制、战略规划、能力建设、教师发展及文化氛围六大关键内容,综合理论要点与创新需求,系统梳理了时代新格局、新变化和新使命,高等院校治理创新变革的重要方向、关键内容,搭建起高等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逻辑框架,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变革的组织框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四,以现实问题与时代需求为导向,回应了高等院校治理实践推进的关键问题。该书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不仅梳理现阶段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更分析了高等院校治理的时代新使命、新责任,进而深入探究了高等院校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全面优化科学研究机制、建设有分有合的组织管理机制,推进学科建设模式创新、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保障能力等方面的策略与举措,更从治理逻辑、机构设置、权力配置、运行方式、主体参与五方面,明确了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的理论进路,很好地回应了高等院校治理创新变革与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
《高等院校治理初论: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分析》采用由古通今、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论述方式,不仅在高等院校治理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方面作出贡献,更为实践中的改革探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相信该书不仅会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参考书目,也会为广大读者带来深刻启迪和收获。
(本文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