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专业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码数字出版谋定战略转型
人民军医出版社60周年回眸与展望
成智颖/摄
  上世纪30年代,一本油印的《红色卫生》小册子在红军中传播,它就是我军卫生战线最早的刊物,抗战时期改名为《国防卫生》。1950年,该刊物再易其名,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了“人民军医”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流着红色血脉,新中国第一个医学专业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宣告诞生。

  1位共和国部长、6位军队将领曾在这里工作;培育了编辑家、技术三级以上专家5名;23名编辑获得全国、全军优秀编辑称号;先后获得国家和军队大奖200多项;从单纯期刊出版发展成为期刊、图书、音像、数字出版同步发展的新格局,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出版界最高荣誉,受到业内同行的尊敬。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纪念人民军医出版社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说,人民军医出版社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深入推进数字出版战略,形成了新的出版业态,成功推出一批军队首创、国内领先的创新产品,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

  ■商报记者 孙 珏

  军医读物“战场”显身手

  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院长张斐是《人民军医》杂志的忠实读者,他收集了杂志创刊以来所有的合订本。上世纪70年代,没有合订本推出的时候,他曾亲手装订保存。现在,他的办公室有专门的书柜保存这些“财富”。张斐是1978年在厦门鹭江基层部队入伍的,“当时条件相当艰苦,基层官兵常年受痢疾和传染性疾病困扰,是《人民军医》杂志刊登的实用防治经验救了我们的命”。很多军队的卫生干部像张斐一样与军医社结下不解之缘。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石虹感慨说,“部队不少卫生干部都是伴随我们的期刊成长起来的。这与军医社始终坚持‘为部队服务、为军民健康服务’的办社宗旨是分不开的。”

  建社初期,军医社结合部队卫生工作特点,出版了《野战内科学》、《军队流行病学》和《军队卫生学》等军事医学图书。1955年,组织全军专家翻译出版《1941——1945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医学经验》35卷,影响深远;改革开放后,紧跟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相继出版《航空医学》、《航海医学》、《现代战伤外科学》等一大批图书,为推进现代卫勤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专业理论支撑;新世纪以来,军事医学出版聚焦官兵健康需求,推出了军人心理卫生、军事训练伤防治等系列图书,为增进官兵身心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着眼信息技术给官兵阅读方式带来的改变,建成了深受部队官兵欢迎的《军医在线健康教育网》,上万套数字医学图书配发全军基层卫生单位,“军医掌上图书馆”研制成功并在部队试用,还长期开展健康知识进军营主题活动,源源不断地将医学书籍和音像制品送往一座座军营和干休所,受到热烈欢迎。《人民军医》和《解放军医学》瞄准部队卫勤保障热点难点,及时提供急需、实用、前沿的医科知识,部队官兵亲切地把它们称作“没有围墙的课堂,不见面的老师”。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军医社以灾情为命令,急灾区之所需,第一时间组织编辑《地震伤急救手册》等图书送往灾区,在伤员早期救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军医社连续奋战40个小时,紧急出版1万册汉藏两种文字《高原病防护须知挂图》等出版物发送灾区,在医学救援中发挥了特殊作用,赢得灾区一线军民的广泛赞誉。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称赞军医社“不愧是出版界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硬仗的队伍”。

  医学精品“市场”立潮头

  军医社始终坚持依靠精品服务军民,始终坚持依靠精品赢得读者。石虹说:“60年来,一代又一代军医社人视质量如生命,依靠严谨求实精神和勤奋敬业作风,打造了一大批深受医学界、教育界、出版界和广大读者欢迎、影响深远的精品力作。许多大型专著都是举全军专家之力、甚至举全国专家之力来编写的。”

  军医社大力推进精品战略,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和军队重点出版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军事医学图书为特长、学术专著为主体、临床高端著作和医学管理图书为优势的出版格局,并持续多年保持25%~30%的高速发展势头。出版的《现代内科学》、《手术学全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实用骨科学》、《中国肾脏病学》、《肝胆胰聚焦》等在军地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先后推出经典名著系列、名家精品系列、实用专著系列等近30个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系列专著。目前,骨科、口腔、妇科、超声、影像等一批重点板块在国内市场占有领先地位,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建设之路,在国内出版界确立了自己的卓越品牌和独特优势。

  该社还与爱思唯尔、威科、精萃等27家国际名社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引进《坎贝尔骨科学》等一大批国际名著,荣获国家图书对外输出奖和引进版权奖。

  未来发展“数字”绘蓝图

  谈到军医社未来的发展,石虹说:“数字出版将是‘十二五’出版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我们与很多出版社一样,感受到了压力,也看到了机遇,必须积极应对,抢占发展战略上的先机”。据了解,军医社早在2007年已开始进行数字出版探索工作,并且取得很多成果,走在医学出版社前列。“全国科技出版社2010数字出版社长总编论坛”近期将在该社举行。军医社已将数字出版战略转型列为“十二五”建设发展的重点,并以全军数字医学集成应用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力求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内容创新和平台建设上有重大进展。“三网融合”后,上、中、下游产业链有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传统出版社要占领哪块,往什么方向走,是提供内容、经营平台服务,还是搞终端产品?他认为:出版社数字转型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制定合适发展战略,找准自己的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传统出版社来讲,关键还是要抓住出版内容。一是内容要符合不同阅读对象的需要;二是内容要适合各类网络终端的应用;三是要能提供多样化的、互动的、深加工的服务。石虹还透露,在“十二五”期间,军医社将大力推进各传统策划中心向数字化的高端出版中心的战略转型。尤为紧要的是,抓紧对高端资源的深度发掘,同时抓紧整合、集成、储备除文字内容之外的视频、音频、动漫、课件、图片及美术作品等原创信息资源,以奠定数字出版的内容根基。在资源的整合上,石虹觉得,各出版社应该联合,让资源最大程度地聚合起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第09版:大众出版
   第10版:专业出版
   第11版:教育出版/书人书事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CM01版:中国传媒周刊
   第CM02版:中国传媒周刊/专题
   第CM03版:中国传媒周刊/国际
   第CM04版:中国传媒周刊/综合
全球经济复苏向凯恩斯问路
加码数字出版谋定战略转型
北师大社:新书诠释中国绿色发展指数
人音社:激励中层摸底基层促改革
《背包十年》创销售奇迹
读饮会:美酒与图书香醇互动
辞书年会专家大呼“还未过瘾”
图形成职场主流语言
华科社新书主攻校园网媒炒人气
中国图书商报专业出版10加码数字出版谋定战略转型 2010-11-12 2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