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夜 雨
《10堂量子创意课》是李欣频在今年6月,通过论文答辩,成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的作品,也是她2007年赴北大读书后,历经4年在大陆的观察、激荡和思索,写下的第一本作品。量子物理,既是科学理论,也是流行的哲学理论和灵性理论,是很多书籍和电影常用的热门元素,但在李欣频笔下,则变成了人生和创意方法论。书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在量子物理的思维方式下,发现人生突破点,体会“进入量子转换状态”,“找到自己的受限点”,“做知识的上游”,“找到最好的生命版本”,“连线未来的你”,最后让每个人领悟到“让地球今天有你而截然不同”。
李欣频在北大读书,同时教授的文案创意课颇受同学欢迎。谈到为什么要将自己的“量子创意”变成有用的公开课,她表示,量子物理学学科中那些基本概念带给她如量子跳跃般的灵感,这些可以作为课堂上实用的创意练习,也能传递创意的无限价值。
李欣频强调,这本书是站在以往写作的基础上,从哲学与物理学的角度去探索创意的本源。这10堂课也是她与世界相处良好的10个方法,同时她希望同样能在读者阅读后,通过思考,改变他们未来的命运。
对于“量子创意”,李欣频的北大博士导师陈刚认为,创意是一种放弃的智慧。放弃理性,放弃自我,才能获得大智慧。要放弃各种拘束,甚至要放弃创意自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创意的解放。很多人所谈的创意,只是创意的程序和所谓操作的小技巧。而李欣频所谈的,是如何使创意成为一种人生的方式。当创意成为一种人生方式的时候,任何创意都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天成。这是创意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