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何小颜君选注的《豪放诗三百首》即将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望我为之作序。粗略阅过,觉得此书有几个特点,使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其一,选题新颖,书名很有创意。我国古代有许多豪放诗,但从未有过一部精心编纂的豪放诗集,有之即自该书开始,此为填补空白的首次尝试。诚如何君所言,“豪放诗多砥砺气节、伸张正义、蔑视权贵、忧国忧民之作,是励志、育德、培养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优良读物”(该书《导言》)。愚以为,该书即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将思想教育和文化学术研究融为一体的优秀读物,时下很需要为读书界提供富有营养、益人意智的精神食粮,编辑和出版这样一部很有价值的书,必将得到人们的欢迎和称赞。
其二,该书体现出求实创新、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值得指出的是,何小颜决不因为这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就马虎从事。恰恰相反,此书从广泛阅览、搜集筛选、鉴别考订、注释编写的整个流程,原本以为全稿三五载当可完工,其实至今已九易寒暑,如此踏实认真,花费了多少心血!书中收入的历代传诵名篇,当然会有若干参考材料,但新编入的不少作家作品,如非筚路蓝缕深入挖掘,怎能详加注释?可喜的是努力探究颇多收获。如注解唐代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一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版)赏析文章相当精彩,美中不足的是未注出李副使是何许人,本书则进一步查考有关史料,揭示李副使的身份,使该诗背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有助于读者深化对其人其诗的认知和赏析。
其三,由于选注目的、途径和方法是力求接近审视原作家作品具体实际状貌,而不是生硬套用抽象空泛的文论范畴和概念,故评叙较易合乎情理,避免简单片面。本书赞扬豪放诗风,但决不一味排斥非豪放诗风,在诗歌创作和文论研究中搞豪放诗派,而是充分认知把握我国历代包括诗词在内的文学风格、文学境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以“豪放”自身而言,有的“偏向于豪——雄伟、宏博、壮阔、劲健,”有的“偏向于放——潇洒、恣纵、激越、慷慨。”我们能否以“豪”或“放”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而加以褒贬呢?显然不能。进一步说,同一位诗人作家,写有不同作品,其文学风格和文学境界形态异趣,各具特色,人们怎能妄加褒贬,判其好坏。小颜联系我国古典文论关于“风骨”的理论,指出:“所谓‘风骨’,即明朗刚健的文风,与豪放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至少可以说,豪放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风骨所要求的言直而气健的特征”。(见该书《导言》)这些论述很有见地,乃是切实之论。
事非经过不知难。起意编写一本有创意的书或许并不是太难,但要真正付诸实施可就很不容易,这需要相当的主客观条件,尤其需要践行的决心、勇气和毅力。小颜以个人之力完成此书,令人钦佩。
《豪放诗三百首》是一部开创性的好书,它的问世可喜可贺。目前这部书稿令我先睹为快,尤其是一想到不久出版界就会推出一项新品,从此书肆中增添一部好书,读书人获得一份优良的精神食粮,就更为大家感到高兴。(该文为序,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