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如果你的事件符合下列的一种情况,那么即使不能保证你的新闻通稿能够得到媒体的头版报道机会,它们也都是记者感兴趣的新闻题材,有助于让你们的工作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涉及巨款的事件、选题追捧热点、一般趋势、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或普及、一年一度的事件、年度报告、弱者的成功、年度报告等情况见2012年7月6日第1858期、8月17日第1870期《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图书营销周报》14版《在新闻稿撰写时正确提炼图书的卖点(上、中)》]
在了解了新闻稿的新闻性后,下面你就要开始着手撰写新闻通稿了。撰写新闻通稿要记住两个要点:第一,你不需要用作家那种一步一步烘托铺垫的写法,第二,不要自信到自己的新闻通稿能够让所有记者拿来就能直接刊发。
新闻稿的撰写需要明确直接,让读者从标题开始就能快速了解你所要传达的信息。所以首先要从大标题开始,这是一篇稿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大多数记者、编辑和制作人,除了标题以外,根本没有时间去看其他的部分。因此,要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就必须用一个清楚的事实来表述你所要表述的主要事件。
接着就是稿子的副标题了,有时候这部分甚至比大标题更重要,因为在副标题部分你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能够对事件的意义、价值等作深刻的阐述,帮助阅读者尽快了解你的稿件的价值。
在你写完标题后,请按照下面的步骤一步步完成你的新闻稿:
第一段:叙述发生的新闻事件。
第二段:解释这个时间所造成的影响。
第三段:引用作家、专家、出版者的讲话或读者的评论。
第四段:出版业或出版社最近发生的与这个新闻有关的背景情况。
第五段:如果有必要,可以再引用另一个次要的观点。
第六段:有关事件的样板背景文件信息。
如有需要,可将更多相关资料作为附件附在新闻稿后。
新闻稿撰写中你要做到的只是确保信息传达的简洁、准确和完整,词汇使用得恰如其分,切忌采用创作性的写作,更不需要过多的赞誉,而且它也不是销售广告。你要努力达到的就是遵循以事实为基础的职业道德,直截了当地叙述所发生的事情。
当然,你可以说新闻的采访报道本身就是媒体记者的事情,自己没有义务替他完成他的工作,所以只需提供信息就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你是出版社的图书宣传推广人员,你的工作就是极力说服媒体记者并配合媒体记者对你所推广的图书或作者予以正面报道,从而为提升图书社会营销和市场销量服务。所以如果你不能够掌握优秀的新闻稿撰写技巧,不能够给记者提供优秀的新闻稿件,记者在邮箱中收到众多图书宣传稿件时发觉使用你的稿件时需要花太多力气进行稿件处理加工时,迫于截稿时间的压力,记者往往会选择其他那些便于处理加工的稿件予以刊发。当然,除非你的稿件是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报道时就另当别论了。
既然我们需要为记者提供优质的、只需进行少量加工就能符合刊发要求的稿件,那么为什么我又提醒大家不要自信到自己的新闻通稿能够让所有记者拿来就能直接刊发呢?这是基于宣传推广人员和媒体记者的出发点不同导致的稿件撰写和采用角度不同造成的。图书宣传推广人员所提供给媒体记者的新闻通稿,其目的是让记者们全面了解图书或者作者信息,再由其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来进行剪裁和拼接,撰写报道刊发。所以通稿往往要力求息全面而亮点突出,有时要在正文中出现多个小标题而将各个段落的要点和亮点为记者进行显著标识,为其提供新闻点提取的参考和思路。而记者在拿到通稿进行处理时,要避免和其他媒体观点或视角重复,则要从你所提供的通稿中寻找能够符合本报刊定位和特点的、能够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新闻角度,重新进行剪裁撰写。记者们都直接使用你发来的通稿,会让新闻看上去成了赤裸裸的通稿转发,并且丧失了各报自身的视角和个性。
所以作为一个图书宣传推广人员,如果自己已经从稿件的新闻价值上进行了很好的把握,不必以为媒体没有用自己的通稿原文就认为自己的稿件写的不好或媒体的报道不够全面,更不必苛求自己的稿件写作水平一定要达到送达记者手中记者可以一字不改地直接刊发的程度。身为图书宣传推广人员的你,只要做好你该做的工作就好,记者会做好他该做的工作的。
现在你已经清楚了如何撰写好新闻稿,再结合之前的如何成功推销你的新闻稿一文,相信你的媒体宣传工作将取得你预期的成绩。你的朋友 常晓武
[链接:2012 年2月3日1815期Y6版第一封信、2012年2月17日1819期Y6版第二封信、2012年3月20日第1827、1828期合刊Y4版第三封信、2012年4月13日第1835期Y6版第四封信、2012年6月8日第1851期Y6版第五封信、2012年7月6日第1858期14版第六封信(上)、2012年8月17日第1870期14 版第六封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