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社区、村庄,抑或更贫困、更偏僻的地方,只要有荒岛图书馆,自幼懂得阅读的乐趣,就等于拥有一种随时随地可以获得快乐的能力。
这是一座荒岛图书馆。这里欢迎所有人。只要你愿意偶尔或永远迷失在书的世界。这里的最高信仰是阅读,岛民相信阅读是越界的,是与梦想有关的,是不能急的,是各看各眼、各入各心的,是充实心灵的。
荒岛图书馆指分布在各城市社区的非盈利性公益图书馆,市民借阅书籍免费,同时接受捐书,运营的志愿者们希望所有人都有机会阅读到更多有营养的书籍。为了让阅读者了解书的来源,每一位捐书人都会在其所捐书籍中留下永久的记号,书籍编号的末三位代表着不同的捐赠者。
中国第一家荒岛图书馆于2009年12月12日在广州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全国已发展至20多家。因为图书馆的纯公益性,主要靠民间捐书运作,市民捐赠、寄存、寄售十本书籍均可成会员,免费借阅这里的图书。而放在此义卖的书,每本不能超过15元,卖书收益的10%也会捐到公益基金中去,用以支撑关爱桂城创益中心的运作。
这里的岛民用书籍作为选票,选举出他们的精神领袖。无论是天使还是魔鬼,在荒岛的图腾建筑“荒岛图书馆”里,只要得到足够的选票,都可以在“名人堂”里得到一席之地。为了丰富图书馆的文化氛围,这里会定期选举出“阅读议员”,由他们为图书馆选择入库的书籍,比起荒岛之外的烦嚣世界,“阅读议员”们的选择必须更刁钻更乖僻更有创见,这样,他们才有机会获得连任。
荒岛图书馆更重要的价值取向便是尊重岛民的个人选择,“世界越来越平,小众世界也是长尾(TheLongTail)的”是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然而,荒岛图书馆并非一方绝对的净土,即便深藏在寂静的小区内,但因为管理经费的缺失,管理人才的流失及阅读者信誉的丢失,荒岛图书馆生存是困难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正在凸显。
一方面,因为捐赠者大多没有经过筛选,大量的书籍有时候就像垃圾一样运过来,没有辨别书的好坏,没有区分书的类别,不管适合不适合群众阅读,直接便被编号,然后摆上了书架,虽然大多数书籍是有益的,但往往一本错误的书会误导一大批本就是弱势群体的社区贫民。
另一方面,荒岛图书馆由于是公益性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志愿者,且流动性比较大,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管理机制的建设中来,导致图书流失严重,阅读活动较难开展,仅仅是提供一个阅读的空间并不能持久地吸引读者。
最后,图书馆大多数是由一些社会公益组织牵头建立,由于其更多目标在于民间,对于政府的资源较少接触,而政府亦未有重点关注该类小型图书馆的发展,导致在社会与政府资源的支持上较缺乏。
基于这样的处境,荒岛图书馆最重要的便是借助媒体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组织参与进来,拉动政府和企业资源给予更多的物资和资金投入,同时规范自身管理,才能在本就脆弱的地基建立别样的图书大厦。
在荒岛图书馆,它既是一个虚拟世界,也是一个现实世界。书,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唯一媒介,拥有这样图书馆的各类社区、村庄是幸运的,在喧嚣的世界里,看书是一种价廉物美、健康有益的取乐方式。
生在社区、村庄,抑或更贫困、更偏僻的地方,只要有荒岛图书馆,自幼懂得阅读的乐趣,就等于拥有一种随时随地可以获得快乐的能力。翻开书页,犹如按下了时光机器的开关,马上可以进入到另一个远离现实的平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