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黄的灯光,柔软的座椅,一杯杯蓝山咖啡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1月24日上午10点,由石家庄图书大厦“石门书库”微书城举办的第一期阅读沙龙——“智者善谋行知不殆《老杜微言》大家谈”,在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
本次沙龙的主角,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杜金卿,这位带领“河北出版”这艘巨轮一路扬帆破浪,2014年先后跨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世界媒体500强”的企业掌门人,不仅是一位中国文化产业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思维活跃、理念超前、充满睿智,对中国经济、文化、社会,特别是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有着独特而深邃思考的文化学者。如今,他带着自己刚刚出版不久的新书——《老杜微言》,与来自省内的8位重量级文化名人以及媒体记者、书业同仁、社会读者等一起围桌而坐,以《老杜微言》这本书为中心,畅所欲言,纵论出版业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共话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可以说,这次阅读沙龙活动,既是一场以书为媒的文化聚会,也是一场企业家与文化名人的智慧碰撞。
座谈中,杜金卿首先介绍了《老杜微言》一书的创作和出版情况。他说,随着微信的兴起,我逐渐认识到微信作为一种移动互联的新媒体,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于是,我在出版集团内部创建了8个微信圈,经常与各公司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在一起交流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有时候,一件事、一篇文章,大家的思想一碰撞,一个观点就产生了。同时,我在出版集团系统外还加入了两个圈,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经济、产业、企业、投资等方面的话题。《老杜微言》这本书,就是自己发表在微信圈中的个人言论结集。这些言论,是自己结合工作和生活,对产业变革、企业管理、社会发展、人生事业的思考与心得。“不求黄钟大吕,但求畅心随意;不求广听达闻,但求共鸣共识”。
座谈中,大家纷纷畅谈了自己阅读《老杜微言》一书的心得体会,称赞该书自成一体,语言精练,内涵深邃,彰显了一个企业家的睿智、气魄、责任与担当。虽然每一篇少则只有几十字,多则不过千字,但“滴水之间可见沧海”。
茅盾文学奖评委、河北师大教授郭宝亮称赞说:这本书“有真知灼见,敢说真话,含金量极高”,例如作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高铁建设、为官之道的论述等,读来让人痛快,引人思考。
央视百家讲坛主持人、文化学者韩田鹿说:杜总的文字,滤去了微信圈中的浮躁和杂质,留下了让人深思的东西。他的观点、见解有点像“论语”,都是一条一条的,很短,但会流传很远。
河北文学院院长、文化评论家司敬雪说:杜总的管理经验和人生感悟很有分量、很有能量。比如他提出的“大善即狠”,这句话可能有些人想不到,可能想到了不敢说,但杜总说了,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和勇气。
石家庄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高文海说:微信,是碎片化的,各种观点都有,我们需要一个过滤人,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把这些正能量传播出去。《老杜微言》的出版,就是这样一种探索。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首席新闻评论员重阳说:《老杜微言》这本书,可以用“简朴”二字进行评价。简,大道至简、大简至美。一个人的思想如果能在不多的字数里体现出来,是一种智慧的彰显。朴,是指纯朴、朴实。微信圈中那些耸人听闻、华而不实的东西,大家其实并不感兴趣,而那些朴实的、直接的东西,才最能打动人。
石家庄经济学院副教授陈伟娜说:微信作为一种自媒体,很多人是在上面“玩微信”,而杜总是去研究,从中提炼有价值的东西。《老杜微言》的出版,把自媒体这种形式拓展到了主媒体,对大家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文化记者、书评人张玉锦说:杜总这本书设计精巧,像大屏手机那么大,平时可以随身携带。每次我们朋友聚会,大家坐到一起就看看这本书。我们还根据一个巧克力广告,对这本书进行了改编:“没能量了?看一看这本书吧。”
河北电视台新闻主播妙然担任本次沙龙的主持人。她说:《老杜微言》是一本有营养、有内涵的书。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是为人处世、工作、学习、生活、前进的一个锦囊。”
座谈结束后,杜金卿一一为参加沙龙的学者、热心读者签名留念,并接受了凤凰网记者的现场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