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0月31日,第五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闭幕暨“走进京西文化 感受文学力量”文艺汇演在北京市门头沟影剧院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俊斌,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曲仲,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副主任禹拥军等出席活动。
第五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于10月14日~31日举办,以“文学的力量”为主题,在疫情影响下的特殊时期彰显文学“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策划推出了“核心活动”“国际交流”“大众活动”“文学+”“少儿文学”“网络文学”六大板块共120余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本届文学月做到了“四个结合”,实现了“四个影响力”:一是专业性与公共性结合,策划举办了“对话十月签约作家”“文学与影视跨界对话”等专业人士与大众都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实现专业影响力;二是线上与线下结合,充分调动主流媒体平台并利用线上直播等方式扩大文学月的品牌,实现社会影响力;三是主会场与分会场结合,北京主会场与“十月作家居住地”丽江、广州等分会场联动,实现全国影响力;四是国内与国外结合,举办了“十月国际文学城市对话·北京对话伦敦”活动,实现国际影响力。
面对疫情常态化的新挑战,本届文学月积极创新活动模式和强化传播手段,广泛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活动方式,打破文学与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界限,打破文学与公众之间的隔膜,利用网络直播、线上会议、短视频、云上观览,创新活动形态、扩大活动声量,让更多作家、学者、文学爱好者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相会在“文学的北京”。据不完全统计,第五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期间,各项活动主会场、分会场参与者及在央视频、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作家网、腾讯“看点”直播、新京报“我们”视频、bilibili、快手等平台观看直播、点播用户超过2000万人次,相关新闻媒体报道3800余篇,优秀文学作品限免阅读活动覆盖达3000万人,全网总阅读量4.17亿次。
在金秋之月举办的“十月文学月”,通过积极地跨界融合与创新机制,深得业界和文学爱好者的认可和喜爱,已经是一个线上与线下、主会场与分会场、国内与国际联动的大型文学盛会,有着立足北京、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格局和影响力。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英国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艾伦·麦克法兰,小说家大卫·万恩,诗人史蒂文·J·福勒,汉学家和翻译家迪伦·列维·金等英国作家代表,以及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的“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及重要作家学者(包括万方、格非、肖复兴、刘庆邦、邱华栋、曹文轩、西川、徐则臣、李洱等),参与了文学月期间的各项活动。范小青、范稳、陈彦、东西、弋舟、张楚、付秀莹、石一枫8位实力作家受聘为第二届“十月签约作家”。
闭幕活动现场,颁发了第五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优秀组织奖”“最受欢迎活动”“特别支持单位”“特别支持媒体”等奖项。
作为第五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走进京西文化 感受文学力量”文艺汇演于当日举行,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采纷呈的视听盛宴。并通过北京日报客户端、新京报“我们”视频、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听听FM、bilibili、快手等平台线上直播。文艺汇演分为“抗疫颂歌”“文学西进”“百年回望”3个部分。(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