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高佳馨
2021年2月14日下午5时40分许,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在短短数小时内,让有着“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古寨毁于一旦,约百座佤族传统草木民居被烧为灰烬,整座古寨几乎被大火夷为平地。
翁丁古寨发生火灾一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像翁丁古寨这样的古村落,得以留存至今,却没幸免于现代的一场大火。我们在扼腕叹息瓮丁之美消逝的同时,又该反思些什么?
近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了“翁丁古寨何去何从——翁丁重建专题研讨会”,中心主任冯骥才邀请阮仪三、苑利、方明、向云驹等学界重要专家,以及在翁丁村长期做调查工作的当地学者,相聚“云端”,共同反思和讨论火灾原因、古寨是否重建、如何重建、谁来重建等问题,以期对翁丁所属地区,乃至全国传统村落属地的管理者有所启发。
冯骥才 :反对腾笼换鸟,唤起文化自觉
■冯骥才(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翁丁村在中国的传统村落中是非常稀有的,独特的村规村俗都整体地保存着,具有活化石的意义。我认为必须要重建。怎么重建?有几点:
首先,重建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佤族同胞的家园,建成之后应该成为佤族人民的乡愁之地,而不是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其次,是重建方法。要依照佤族人民的信仰、习俗和传统来重建,而不是做一个比原来更漂亮的景观;翁丁村是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重建要依照文物的修复原则。我个人建议,重建之后在村口建一个小博物馆,展示火灾前古寨的影像和火灾后保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存,以此来警示来参观旅游的人,注意防火防灾。最后,是谁来重建。政府主导,专家参与,原住民才是主体。
这些年在古村落利用发展过程中,应反省一个概念:21世纪初提出腾笼换鸟。原住民才是村落的主人,所有村民都是古村落无形的文化、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主体。我们不能把他们撤走,应该想方设法把他们留在传统村落,要唤起村民珍视自己的文化,把他们留在村里,改善生活质量,让他们享受现代文明的恩惠,这才是保护古村落工作的重中之重。腾笼换鸟的想法给当时旅游部门和地方政府带来眼前利益,但损失是致命的。传统村落的利用开发绝对不能用腾笼换鸟的方式,腾笼换鸟不仅给村落未来带来危机,也是釜底抽薪式的破坏。
我们仅是要知识界反省还很不够。我们应该唤起民众的文化自觉。有了文化自觉,传统村落才能保护得更好,我们才有更清醒的文化自信。
原住民是文化的传承者 不能脱离村落环境
■苑 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首先,翁丁是否需要重建。文物工作者说,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不能原址重建。但我觉得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翁丁这样的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毁灭的,它长什么样子、用什么方法建造我们都是知道的,这样的“活文物”完全可以原址重建。其次,未来翁丁怎么建。这并不难,因为房子是当地人建的,他们知道用什么材料、技术,很快就能建起来,且能确保原汁原味。需要特别注意,既然是重建,在体量、风格、样式上全部都要按原有尺寸和风格来重建。
传统建筑的美不是打造出来的,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不要打造,要继承。重建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当地人的意见,他们本身就是翁丁文化的传承者,他们脱离这个环境,绝大多数活态文明就不能传承下来。
不局限于此,我们要通过翁丁古寨来讨论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保护和旅游开发可以并行,但必须以保护为主,不能只注重开发旅游挣钱,缺少相应的保护。
重建不能急功近利,不要做假古董
■阮仪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翁丁古寨发生火灾很不幸,但我们要重新把古寨建起来,不能留个废墟在那里。当前我们已经保存下来了很多很好的历史资料,要发挥这些资料的作用,把古寨按照原样建起来。
我不赞成整旧如旧,而应整旧如故。重建过程中,当地老百姓是主力军,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尽量使用旧料,整旧如故,以求其真。翁丁村有现代的影视资料和实物,原住民通过自己的双手,会把原来的东西原样恢复。
重建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要做假古董。还要趁机完善古寨的现代化设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比如将所有电线埋入地下,上水、下水、污水处理。要处理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与保留传统村落样貌的关系,古要古到家,新要顺应现代要求。
没有村落这个载体 很难留住文化灵魂
■方 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工作组组长)
虽然失火的原因暂未查明,但我认为可能跟产权不清以及人村分离有关。古寨平时由旅游公司运营管理,原住民大多已搬到新村居住。起火时旅游公司已经下班,产权不清使得村民在发生火灾时犹豫。及时扑救,损失不至于那么惨重。
有人说建遗址公园,我认为大可不必,少数民族村寨是文化精品,没有村落这个载体就很难留住文化灵魂。我个人坚决支持翁丁村原样复建,让佤族原住民自己复建自己的村落。村里有许多能工巧匠,让他们按照他们自己的民族特点来参与复建,少让甚至不让外来专家干预。
2012年至今,古村落的保护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抢救了大批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但这两年关于古村落保护的声音逐渐减弱。今年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传统村落是农耕文化的精品,是未来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施行双产权制 改进旅游公司的管理机制
■向云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国家级传统村落出现重大灾情应该怎么办?灾后的重建非常有必要,这本身也是传承、保留、恢复佤族建筑技艺的过程,复建的材料、技术都不是问题。同时应该施行新旧区双产权制,鼓励村民更多生活时间回到老区,妥善处理新区老区生活方式。
翁丁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原始部落之一。原始部落如何在现代社会保存,是世界性难题。如何保护原始文化,如何让保护原始文化与发展现代生活兼容,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传统村落保护不能简单用文物保护的方法,需要考虑传统村落的特殊性。
我特别建议改进并且完善旅游公司的管理机制。首先,外来公司的管理要逐渐向村民自治过渡。其次,要培养一个带有特殊使命的、不惟利是图的、对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富有特殊使命的公司,政府给予这个公司大量的优惠政策,使其全心全意为村落服务,帮助村民与旅游市场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