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多维度针对性 丰富产品内容和功能
■梁志国(北京京师普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
北京京师普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子公司,负责助学读物的研发和销售。为应对近年来助学读物市场的变化,公司将销售渠道收紧,聚焦于教育系统发行渠道,兼顾直销渠道和网络渠道。针对教育系统的评审活动,研发了同步类、寒暑假作业类、活动手册类助学读物;针对直销渠道,研发了高考总复习类助学读物;针对网络渠道,研发了语文阅读类助学读物。目前销售情况整体良好,较往年略有增长。
“双减”政策全面压减了作业总量和时长,要求作业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反映到助学读物的研发方面,对于进入教育系统销售的助学读物,一是要压缩助学读物的内容容量,做到少而精;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助学读物的内容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三是增强内容的可选择性、弹性,满足分层布置作业的需求。对于通过零售卖场销售的助学读物,讲解类和讲练结合的助学读物,以及通过二维码提供视频讲解的融媒体助学读物市场需求可能会有显著的增长。
未来,我们考虑把语音识别技术引入到英语类助学读物中,不仅让学生能够听,还可以帮助他们练习口语、评测口语水平,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提升收益。同时,将继续加大微信和微信小程序与助学读物的联动,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扩展资料、音频和视频资源,丰富助学读物的内容和功能。
聚焦新型教育辅助读物研发
■王春霞(现代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综合教育中心主任)
近年来,现教社按照中版集团的战略部署,以“少儿、教育”为产品主线,以0~18岁儿童、少年、青年为读者对象,策划出版各类教育相关的图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以儿童绘本、儿童文学、少儿科普、经典阅读为核心产品的少儿产品线,以地方教材、中小学同步教辅为核心产品的教材教辅产品线的产品出版结构。
就助学读物产品线而言,现教社在深度、长度以及组合相容性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建设,为读者提供了从学科启蒙读本到中学应试读物等多样化的选择。目前,重点产品“北大阅读课系列”、融媒体系列桥梁图书《幸福的末可可》,关注素质教育能力的复合型图书《了不起的超能力》《三只杯》收获了不俗的市场反响。
围绕“北大阅读课”系列,我们目前正在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调整重新修订该系列图书,这套图书选文大浪淘沙,取精用弘,按照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和阅读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文章的选择,按国家教程体系地分级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分级安排设计,按照“分级阅读”“计划阅读”“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比较阅读”“整书导读”等理念进行合理安排。为更好完成这项工作,现教社专门组建了一个编辑团队进行该套书系的修订改版,保证阅读质量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删减,力争既保证读者的阅读量,又不增加额外压力。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我们也在录制本套书的同步配套阅读课程,期望通过多种形式来增加受众面和提供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未来,现教社在“新型助学读物”的策划出版中,会主要以素质教育为切口,做新型的教育辅助读物。一方面,加大新型教育辅助产品的建设力度,针对以学科学习为主的助学读物、摒弃传统题海战术,聚焦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助力实现高质量学习目标。另一方面,针对非学科为主的辅助读物,侧重阅读类和科普类读物的出版。以我们目前正在策划的数学学科辅助读物为例,内容设计上要让板块多元化,围绕数学知识点,讲述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演变的历史,为关键知识点配搭 “有趣问答”和“关联学习”板块,推动由浅入深、渐进有条理地学习,让学习过程变得愉悦。
聚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内容深度研发
■张 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童书出版中心负责人)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出和各地教委对于推动“教育公平化”的实施细则落地,与教育产业强相关的出版业面临巨大变革。变革会随着政策、市场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化而不断变化,“综合素质培养”和“兴趣驱动”学习理念将会逐步走进更多家庭。
基于对出版业当下和未来的判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童书出版中心的童书出版理念也在积蓄未来发展的力量,在产品内容深度上进一步发掘,不仅要符合国家对于基础教育改革和转型的趋势,还要研究和判断家庭和读者的需求趋势。
刚性教育应该还给学校,童书出版的目的属于轻教育领域。轻教育重在提升孩子知识的广度,提高孩子对某些领域的探究欲望。转化到学习上,就体现为在某些人文领域或基础科学领域,由教师推进型向自我提升型转变,从而产生更积极的学习效果。基于此,北理工社童书出版中心始终重视本土原创类图书的研发工作,在出版内容上精耕细作。2021年5月,策划创作历时2年的“新科技驾到”(全10册)上市并取得较好销售成绩。该套丛书涉及众多前沿科技领域,为了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的准确性,我们特意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审读,全力保证内容的严谨科学。
下一步,北理工社童书出版中心会结合自身多年原创童书的发展优势和人才积累,继续深化内容研发,强化内容输出,转化内容思维,提高内容素质,在针对5~10岁儿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方向上不断研发和创作。
填补中医类童书市场空白
■郭青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市场部编辑)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目前的助学读物,主要包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知识启蒙系列”为代表的专门为学龄前儿童了解中医药文化打造的产品线。该系列目前已经出版了22个品种,细化为面向低龄儿童的绘本和面向有一定学习能力儿童的启蒙读物。其中,《中医里的为什么》(全4册)出版不到1个月就重印。该套图书直击儿童养育痛点,对吃饭、喝水、睡觉等家长“常见难题”进行各个击破。
双减政策的当下,儿童如何获得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尤为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知识启蒙系列”从中医药常识、中医药文化等方面,取其精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填补中医类童书市场空白。
未来,助学读物的研发更加考验从业人员的敏锐嗅觉、视野视角、策划能力。出版人要通过较高的政治站位、细致的精心策划,真正给儿童补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中医药社将继续拓展、丰富该系列图书。2021年年底之前,将会出版《我不要生病》(第1册)、《小穴位大用处》(第2册)、《写给孩子们的针灸知识书》、“藏在成语里的中医”系列等产品,着重延续之前已经出版的、且有较好双效的选题。
个性化定制将成为方向
■王 摇(万唯中考研究院专项部总监)
陕西万唯教育传媒有限公司目前拥有1000多人的中考研究院,以及超过6000人的兼职研发人员,构建了庞大的中考数据库,年输出高品质原创试题超20万道。18年只做中考,万唯坚持用最“笨”的办法,竭尽全力把中考图书与中考教学服务做到极致,主要研发面向全国师生的中考总复习、题型专项与试卷类图书。
其中,2021年6月首发上市的“进阶名校”系列图书(《基础题》《压轴题》《尖子生每日一题》),是万唯团队在新教改、新考改形势下,立足每年深度分析全国真题的积淀,并深入一线、一对一走访名校名师,从教学实例、教学经验中汲取灵感,研发出的更优质、更高效的复习方案。同时,邀约优秀初中毕业生访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痛点、需求,着力解决学生的用书需求,提升用书体验。前后历时3个月时间,经过反复论证、打磨,最终形成的适合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定制化备考方案。
未来,学生日常训练由过去的辅导机构走向自主学习。课后服务上,以学生自学为主的零售类助学读物将走向繁荣,原来的教辅图书品类会更加细化。同时,个人学习能力的竞争加强,如何自主高效学习成为家长和学生面临的关键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其需求、痛点都不一样。因此,图书研发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如题型训练、知识点检测会深入、细化到具体知识点的单一训练,题海训练也将逐渐升级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分层训练、个性化定制等。
在202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之际,在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当前教改、考改的背景,立足教育的本质,万唯将进一步思考如何研发符合时代价值、关注学生成长的选题。如怎样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