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出版百强团队
高效能教材编辑室
团队成立时间:2008年
业 绩: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事业部年发行教材近2000万册,年发行码洋超过7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出版社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摘自《习近平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这也正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事业部(简称“高教部”)多年以来坚守的初心。十多年来,高教部始终致力于高等教育教材和教育图书的研究、策划、编写、出版,在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有益的探索,成果斐然。
坚持立德树人 打造精品教材
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决策部署。高教部在教材编写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加强政治把关,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
一是严格把好政治关、科学关、学术关,打造精品。团队认真学习四个教材管理办法,进行专题自查,把好政治关。定期组织学习教材建设规划、学科专业或课程教学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教材编写必须服务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行分级分类审核,坚持凡编必审。
二是全面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坚决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教材建设规律;在教材建设中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宣部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试点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中,承担三进教材的出版任务,取得良好效果。
重视队伍建设 提升专业素养
高教部现有34位编辑,其中3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现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1人。部门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国家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和文件;组织编辑开展学术研讨,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开展业务交流,提升专业素养;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学校对教材使用的反馈,力争在实践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有相当学术水准、观察敏锐、思维超前、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
立足整体布局 支持学科发展
高教部依据教学标准,立足整体布局,打造高质量产品体系,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教材出版方面,已形成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英语等教材体系,产品能充分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求。通用英语开发基础、提高、发展三个层次的教材,适合不同层次高校使用,符合分级教学理念。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助力专业内容的教学。跨文化英语打造以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为主体的通用英语教材,增进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产品纸数融合的创新研发,建设新型智慧教育产品,构建教—学—测一体化产品架构。
英语类专业教材出版方面,坚持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产品的特色发展,全面支持英语类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引领专业发展路径的探索。英语类专业坚持核心产品分类定位、分类发展、分类卓越,开发了“新国标”“新思路”“新世纪英专”“新世纪商务”“新世纪师范”系列、理工院校英专系列、翻译专业系列、研究生系列等多套系、大规模、高质量系列教材,基本覆盖了我国英语类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级高校英专人才培养的需求。策划出版了《中国典籍英译》《阅读教程:中国文化》《中文读写教程》等传承中国文化、倡导文明互鉴的高品质教材。率先推出英语类专业数字课程,融入音视频、慕课、微课等多模态手段,打造具有持续活力的英语类专业出版生态。
职业教育板块,以构建完整的产品体系为目标,推出了体现人文特色的“新标准高职公共英语系列”和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国际英语系列”,并在系列之下打造不同版本,以支持学校分层教学,满足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不同需求。根据职业教育服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性等原则,打造适合职业教育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新型外语教育产品。教材研发充分体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特色,赋能自主学习,满足职教需求。
深耕教材建设 硕果累累
高教部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审三校规范,不断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和编校质量。出版的《大学英语》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材特等奖;《新编英语教程》和“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大学英语(第三版)》《新理念职业英语》《高职国际英语》《新标准高职公共英语系列教材》《新标准高职·行业英语》《新世纪高职英语(第三版)》等多个系列近千种教材列选“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等七套(本)教材入选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加快纸数融合 助力混合教学
高教部近年加大产品融合出版的制作、研发和管理,2017年成功策划“TOP课件”这一市场品牌,赢得良好社会效益,有效促进外教社数字融合出版的品牌打造。近年来,数字产品数量逐年大幅增长,在所有选题中占比达40%。
教材数字配套逐渐完善。多个系列WE Learn数字课程的开发满足在线教学的需求,全新TOP教学课件以其丰富灵活的功能和美观的界面引领了教学课件的发展;部门还尝试了微课制作和视听说教程视频的拍摄。为适应在线教学的需求变化,WE Learn数字课程经历了“仅有Web端网络课程 → Web端网络课程为主+App端移动课程为辅 → App端移动课程为主+Web端网络课程为辅”三个阶段的摸索与发展。
数字课程内容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定位。综合类课程从最初“与纸质教材互补”的策划思路转为目前以纸质教材内容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新编补充素材,侧重从词、句、语篇等角度进行听、说、读、写、译多方面的语言操练,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并兼顾Web端和App端,保证在疫情等极端教学环境下数字课程能独立于纸质图书使用;视听说系列课程在数字化呈现视听练习的同时,增加说的训练,并通过新增语言解析、单元测试等内容,充实课程内容,为满足不同院校的教学需求,重点系列视听说类课程实现App和Web端两端内容同步;课程学习和管理功能不断完善,陆续开发智能“背单词”“生词本”“录音评分”“作文批阅”“音频变速播放”“长按查词”“笔记”“问答”“日/夜阅读模式”等功能;教学管理日趋完善,可实现班级管理、布置任务和测试、导出形成性评价报表等。根据纸数融合开发的升级思路,产品数字化转型在内容丰富性、形态多样性上均卓有成效。
建设学术平台 促进学科发展
多年来,高教部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发起并主办“全国大学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全国英语类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和“全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高级论坛”,围绕大学英语、英语类专业和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探寻英语教育的新思路与新途径。三大论坛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学术论坛,为推动国内英语教学改革起到积极作用。发起并主办的“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是我国最早举办的全国性外语类教学大赛。截至2021年已举办12届,每届大赛覆盖全国千余所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 年)”中位列外语类教学大赛首位。
设立研究机构 加强理论研究
2020年,高教部推动成立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从成立专家委员会、建设教材研究院网站、汇总外语教材、汇编外语教材研究资料、设立外语教材研究项目、召开教材研讨会、举办教材研究相关讲座、启动外语教材语料库建设、创办外语教材研究集刊等不同层面推进外语教材研究和建设工作。
外教社高等教育事业部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加强政治把关、健全教材体系、注重改革创新,将力争为教材建设、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更多贡献。(郭文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