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华
在“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中,江西这片孕育过中国革命的红色热土,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辉煌篇章。彭文斌新著报告文学集《绽放》扎根赣鄱大地,聚焦扶贫现场,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鲜明的人道情怀描绘了一幅幅红土地上脱贫攻坚的壮美画卷,生动呈现了红土地儿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上生命绽放的绚丽色彩。
《绽放》的最动人处在于塑造了一批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脊梁”式人物。他们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绽放生命,不负人民,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赣鄱大地赓续至今的红色基因。“咱们的黑摇”程扶摇,毅然放弃外企高薪,主动回乡报效桑梓,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扶摇直上”的远大抱负。“郎中书记”谢士发一边“背着药箱,奔走在故乡的土地上”,一边领着父老乡亲修路、建房。“好人”廖德熙放弃退休前的安逸生活,主动请缨到深山扶贫,白天带着工作队进村入户,晚上挑灯夜谈,宣传奖励补助政策……他们虽然没有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但却无一不是在用赤子情怀演绎感人的脱贫攻坚故事,诠释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绽放》的动人之处不只来自扶贫干部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更来自他们“不负人民”的真挚情感。程扶摇既是工作上忘我的“黑摇”,也是生活中细心的“暖男”,“咱们的黑摇”,虽是周围群众的一句普通昵称,但却蕴含着不平凡的情感浓度。万学贤既是一心扑在岗位上的“工作狂”,也是行走在瓜畲山水间的“爱心使者”,“别急,有我在呢”,不只是万学贤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更是贫困户们最爱听的暖心话。肖新泉用“阳光一般灿烂的笑脸”为罗田“代言”,陪孤寡老人聊天,送留守儿童上下学。李俊敏对兰溪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走村串户,听听村民的心窝子话,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点滴,浇灌出了他与兰溪父老乡亲之间的血脉亲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绽放》中,作者在着力叙写脱贫攻坚故事的同时,并没有回避这些先进人物的日常情感。初为人父的程扶摇在诗歌中饱含深情地写道:“那一年/他成了父亲/却幸福得像个孩子。”在父母眼里,万学贤是个名副其实的孝子,再忙也会找时间陪父母聊聊天。万籁俱寂的夜晚,李俊敏呆呆地看着妻儿的照片,回忆那些美好的片段。仿佛生前的约定,一见钟情的吴应谱和樊贞子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携手成为“彼此的唯一,彼此的最爱,彼此的依靠”……彭文斌笔下的扶贫干部既胸怀“不负人民”的大爱,也不乏“执子之手”的儿女情长。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精神,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艺,歌唱祖国、礼赞英雄的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常写常新的永恒主题。《绽放》中的主人公们都是赣鄱大地脱贫攻坚大决战中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生动再现了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典型片段和精彩瞬间,谱写出红土地上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无疑是同类题材中别具一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