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质量 初审 教材出版
○李彦玲
保证图书出版质量,是出版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出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更是教材策划编辑一直追寻的目标。一本教材质量的好坏,能否被师生所认可和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策划编辑在整个教材出版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而这个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即三审制中的第一级审稿——初审,却是最容易被编辑所忽视的。教材的初审,需要对稿件的政治导向、思想倾向、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稿件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审查和把关,这个环节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初审到位与否直接决定了书稿后续的所有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一些在教材初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经验。
作为教材策划编辑,要明确责任,加强培训,提高素养,逐渐练就“火眼金睛”和“浪里淘沙”的真功夫,以确保书稿的内容质量合格。作者将编写好的书稿交到策划编辑手里时,首先是要检查书稿的“齐、清、定”,即稿件齐全(包含前言、目录、图稿文件等);稿面整洁,符合版面要求;按照约定的编写提纲、样稿等进行编写,并已对书稿内容进行了最终的确认。此外,要重点检查书稿与原定内容和篇幅的相符性,要对书稿的政治倾向、思想道德进行把关,做好初审工作和后续的书稿处理工作要求。具体来说,要做到六个“严把”。
严把政治关。策划编辑始终要胸怀全局、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职业操守,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提高政治敏感度,以保证教材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不出政治差错,弘扬正能量和时代精神,并要勇于发扬中华文化传承与民族自信。
严把政策关。作为一名策划编辑,要时刻学习并熟知党和国家关于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等,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确保负责的图书,符合党和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严把标准关。前面已提到,教材的出版要贴合教育部发布的教学标准,重点突出,要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际,做到与时俱进。
严把内容关。出版领域思想活跃,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是也有红线和禁区。凡是涉及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教材,务必从严把关,不出任何差错,遇到相关问题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和中央文件精神编辑处理。
严把文字关。对于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故、数据、引文等,要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同时要保证书稿文通字畅,语言精练,标点符号正确,没有语法、修辞、逻辑上的差错。
严把图片关。书稿中的图片、插图,包括文字说明,要内容健康,准确无误,力求图文并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对于地图类图片,要慎重对待,报备核查;所有的图片要确认版权问题和可能涉及的肖像权问题;要检查图片的清晰度和美的表达。
总的来说,策划编辑收稿后,不一定要自己做文字编辑工作,但是要做好书稿的初审工作,严守质量关,如果发现书稿总体上有出版价值,但存在内容、结构等问题,或者文字、体例问题比较多,必须由作者修改的稿件,要尽快与作者沟通,退给作者进行修改,达到修改要求后再正式收稿。不让任何带有问题的书稿发出去,带“病”加工;更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先天不足”的书稿通过加工编辑的加工能出落得“亭亭玉立”,一定要当机立断,经过多方论证,做好与作者的沟通,反复打磨,最终让作者交上一份满意的书稿。
作为教材策划编辑,对于出版要有敬畏的态度,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对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要掉以轻心。端正态度,从初审工作开始,有效提升和保证书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