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哲(辽宁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
辽宁美术出版社与辽宁省博物馆持续合作,今年陆续推出2022《辽博日历》、2022《辽博周历》。两种日历书于今年9月上市后,市场反响良好。
2022《辽博日历》在文物云集的“古代辽宁”陈列展2200余件组展品里精选出365件,这些入编文物几乎囊括了最优秀的“古代辽宁”精品,极具史料文献价值,由辽宁省博物馆的文博专家为每件文物配以精妙的文字解读,辽宁美术出版社调配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对色彩和图像精准调整。日历封面采用红色丝纹布面烫金,喜气祥和,护封印有大气稚拙、工艺精湛的商代方鼎,彰显“天辽地宁,大器辽宁”主题。古朴端庄的竖版内文设计,散发浓郁的传统书卷气息,扉页裸脊包背细线烫金,工艺精湛,可180度摊平摆放,更易于翻阅品鉴。
传统图书的发行渠道是新华书店、各大网店及民营书店。然而日历书介于传统图书与文创产品之间的特殊性质,决定其不能受限于固有发行渠道。日历书的购买群体主要是喜欢新鲜事物、对生活充满仪式感的年轻人,因而宣传推广时,需要拓展和年轻人的沟通渠道。因此,我们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推广模式,线上主要通过公众号、自媒体视频等建立与年轻一代的互动平台;线下主要关注那些新兴书店。与传统书店相比,新兴书店更擅长打造年轻人的休闲空间,受到年轻人喜爱。同时,我们还把《辽博日历》放到辽宁省博物馆里销售,精准定位目标人群。
从今年的市场来看,日历书的优势品种与品牌已然建立,小品牌与新品种入局的压力越来越大。对已经建立优势品种的出版单位而言,可以凭借品牌效应取得较好销量,获得较大收益,但对于那些仍未建立品牌优势的多数品种来说,持续走高的印发成本与较低的销量,不免为出版机构带来一定的盈利压力。然而从总体上看,多数出版单位并不会因此放弃日历书的市场,毕竟相比传统图书而言,日历书的受众面更广,多个利用热门IP二度开发出版资源的成功案例也鼓舞了他们。
日历书策划工作,首先要确定目标群体。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年轻一代的文艺爱好者倾向于购买该类产品,他们或有收藏,或有互赠礼物的小习惯。他们购买日历书并不是为了查看“老黄历”,日历书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个能够传递文化情绪、展现生活态度的“手账本”。因此,日历书策划要格外注意几点:其一,日历书应具有能够吸引年轻人的特色底蕴与深厚内涵;其二,日历书的外观要足够精美且富有质感;其三,日历书要“留白”,给予读者自我发挥的空间。同时,营销销售要努力拓展和年轻人的沟通渠道,重视线上网店、公众号、短视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