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绘本 荷兰 生态
○任 慧
文化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生态世界的探奇与向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是深藏在普通读者内心深处的理想愿景。荷兰国民亲子阅读绘本“芬妮与特恩”系列的译介和引入,正是吹入国内童书市场的清新自然之风。
作品以荷兰农场为背景,围绕女孩芬妮与男孩特恩的日常展开了田园生活图景的描绘。已出版的《神奇的风车村》《繁忙的小蜜蜂》《小鸟的生日》《一个自己的小菜园》四册,以光彩灵动的绘图、温馨隽永的文字,营造出集真、善、美于一体的欢乐世界,自然风味别具,农场风光尽收,俨然一曲纯真的田园牧歌。
主人公芬妮与特恩原本已经是荷兰家喻户晓的国民卡通形象,更是堪称欧洲版的“贾里和贾梅”,这两个来自荷兰农场、拥有自己的小菜园、整天与小狗、小猪玩耍的孩子,带着农场里关于科学和动植物学知识来到中国,像极了我们身边的邻家小孩儿,新鲜却不陌生,奇异却不隔膜。这或许是因为儿童的心理尤为贴近人类心灵未经现实改造前的生命原初状态,这样,芬妮和特恩的田园生活图景,不仅能与中国的儿童共通,为拟想的儿童读者群体提供曼妙的阅读体验,帮助他们种下热爱自然的种子,同时,也能启迪成人以儿童的视角重新发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乃至人与自身的关系,获得生态智慧的精神启迪。这就不单是唱给孩童的自然之歌,也是唱给渴望回归自然的每一个大人的理想之歌。
生活于都市的孩童们所接触的生态环境多是城市中经过人工改造的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风景区等等,极少有机会置身于原生态的自然空间中,更难亲身体验到植物播种生长、动物繁衍养殖过程。这恰恰是芬妮与特恩的田园生活,从荷兰旅行至此,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的原因。
芬妮和特恩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菜园,他们在长辈的指导下成为了称职的园丁,播撒蔬菜种子,松软土壤,定期浇水,甚至还会与它们交流、聊天。在儿童的欢乐生活中,自然万物仿佛成为日常陪伴的朋友。孩子们以爱护亲人般的心态呵护身边的动植物。绘本以富于想象力的表现方式将万物生灵都“拟人化”了——蔬菜种子喝了水才能长个儿,蜜蜂被视为草莓花粉的邮递员,小鸟也需要吃花生来过生日,动植物拥有了与人一样的功能和生活……
这不仅引导儿童欣赏自然生态之美,更能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关爱自然,使人在与自然生态的日常相处中获得情感共鸣,基于生命本体的关怀情感向非人类的生命形式敞开。“芬妮与特恩”系列绘本中所蕴含的生命本位转向,实际也是以平等的姿态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天下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的生命同源观看待自然的生命价值。
这套充满生态哲思的系列绘本以充满美感的路径完成儿童生态意识的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节约”这些观念,并非以口号式的灌输去呈现,而是融贯于芬妮、特恩与自然相处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儿童不具备配套的生命科学、地理环境等知识体系的背景下,绘本以天真烂漫的童真口吻将诸多自然现象娓娓道来。绘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了直观的感知形式与想象空间,从而达到生态审美教育的效果,很是难得。
“芬妮与特恩”系列绘本不仅为儿童展现出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田园生活图景,使孩童在图文阅读中获得全新的体验,也能唤醒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的人们沉睡已久的生态家园意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丰富优美的乡村风光既能带来视觉的审美体验,也启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灵状态。
如果说,生态家园意识正是“无家可归”精神状态的最佳回应,那么绘本中充满童趣的视角引导我们以与自然零距离的接触,探索着一种新的“生态型的生活方式”可能性。人不是在自然之外,而是身处自然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并非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锱铢必较,而是以爱护家园的方式发现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
生态与审美的结合,使得生态审美教育具有一般审美教育的基础功能,但又不同于传统的艺术教育——审美主体在涉及自然生态的审美活动中,感知到多种生命形式的共同存在,从而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单一视角,得以反思“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最终完成“生态自我”的实现。这是作为译者对“芬妮与特恩”更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