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学术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该书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数万件涉及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历史的珍贵档案中,甄选档案400余组进行深入解读,梳理重要历史节点和相关史实,配以相关舆图、文物、历史图片及典籍记载,通过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方式,从档案文献的独特视角,对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进行全面的历史阐释,以权威的史料资料为依据,分析和阐释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特殊存在形式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国家珍贵古籍题跋丛刊》(全十八册)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该书收入第一至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80余家收藏单位有手书题跋的古籍900余部,题跋3500余条。其中多为宋椠元刊和珍贵的稿抄校本。正文由卷端书影、题跋书影和题跋文字三部分组成。同一种书的书影在前,文字在后,图文结合,形象直观地展示古籍题跋的原始面貌与今人的整理成果。题跋多出名家之手,内容涉及相关图书的品评、赏鉴、考订、记事等,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编制有题跋作者人名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海外藏《永乐大典》”系列
2011~2020年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海外藏《永乐大典》仿真影印回归项目”采用现代仿真影印技术,从版式、行款、用料、装帧等全仿嘉靖副本,精工制作。不仅使珍藏于海外的《永乐大典》以仿真影印出版的方式回归祖国,而且为海内外文献收藏机构和传统典籍爱好者提供宝贵的研究与阅读机会。该项目目前已经出版13种69册。最新出版品种包括《日本京都大学藏〈永乐大典〉》《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藏〈永乐大典〉》《爱尔兰切斯特·比蒂图书馆藏〈永乐大典〉》《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藏〈永乐大典〉》等。
《敦煌遗书书法选集》(第一、二辑)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
经费资助项目
《敦煌遗书书法选集》拟刊布400余件书法水准高超或具有书法史意义的敦煌遗书,其中绝大多数选自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少量选自中国敦煌研究院、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等机构藏较有书法特点的部分敦煌遗书。时代涵盖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吐蕃占领河西时期和归义军时期,跨度达600余年,以大量样本清晰地反映了中古时期中国书法的演变。印刷采用原大彩印方式,用图选自中国国家图书馆所摄高清数位图片,版面设计赏心悦目。入选的敦煌遗书均全卷影印,相当于刊布了一大批文献的清晰图版,部分满足了敦煌学界使用敦煌遗书彩色图版的需求,在书法价值之外兼具一定的文献价值。该书附有各写卷简明提要,著录名称、卷次、著译者、外观基本特徵、抄写年代、重要题记勘记等内容。
《敦煌遗书书法选集》以时代为序,分辑出版,每辑10册。第一辑收录自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写成的敦煌遗书30种,第二辑收录南北朝时期写成的敦煌遗书26种。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重大出版工程”项目
该项目由中宣部支持指导,文化旅游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先生领衔主编。“百部经典”所选图书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时间跨度长达2000余年,立足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传统文化典籍,囊括哲学、文学、历史、科技、艺术等各个学术领域具有重大思想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100部经典著作,每一种经典都延请国内研究该文献的权威学者担任解读人,对其进行导读、诠释、注解、点评,以当代眼光解读古代典籍。2019年,“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10种)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2021年,“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40种)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古本戏曲丛刊十集(十五函一百六十册)
《古本戏曲丛刊十集》是《古本戏曲丛刊》的最后一集,收录清代乾隆至光绪时期的传奇、杂剧和作家戏曲集73种附1种,合计收入传奇、杂剧138种。自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担的第六、七、八、十集全部完成出版,共计61函670册,收录珍贵古籍420种。2021年,《古本戏曲丛刊(六、七、八集)》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十集的出版标志着这项由郑振铎先生在1950年代启动,历时60余载,历经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及国图出版社接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系统宏大的戏曲文献整理工程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