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开学季专刊/专题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教材阅读空间 打造新形态教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林 致

  进入新时代,法律出版社致力于打造“理想信念塑造、专业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法学教材。同时,为适应“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新要求,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我社自有的数字化出版平台,创新和丰富教材呈现形式,增强教材的互动性、可读性和实效性。

  产品线:全品种、多层次、多元化体系

  据记者了解,法律社目前已打造以法学理念和知识传承为目标、以法律教育客观需要为导向、以法科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法学核心课程为基础的全品种、多层次、多元化的教材系列。

  统编教材系列: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法学规划教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前2个系列多以广受好评的经典、精品教科书为主,内含“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百炼成钢、精益求精;后一个系列因应法学教育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崭新风采。这3个系列也是法律出版社的代表性教材系列,被法学师生亲切地称为“大黄皮”。自编教材系列:包括清华大学法学教材大系、北大法学阶梯课程指引系列、西南政法大学新文科系列教材、华东政法大学新法科系列教材、西北政法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民商事法学系列教材、浙江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等。此类系列主要跟优质政法院校合作,突出其教学科研水平、特色和教学改革创新。案例教材系列:包括判例百选系列、案例研习系列、案例进阶系列、法律硕士教学指导案例系列等。案例教学是法学教育的重要方法,此类系列既是案例教学的适用教材,也是课程教学的配套教材,旨在培养法科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特色教材系列:包括研究生书系、法学致知系列等。

  使用需求分散 更新教材设计

  在出版端,经过若干年的法学教材建设繁荣发展时期,传统法学教材呈现饱和状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新的教材选题的策划和组织,往往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成本投入较大。

  在使用端,高校不再统一订购教材,导致教材的使用需求更为分散,出版社不太容易及时捕捉到销售数量的较大变化以及终端读者的需求。至于不少学生选择使用二手教材或电子教材,一方面可能是教材的内容在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或者工作后,指导意义并不大;另一方面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也未尝不可。

  盗版对法律类教材的冲击和影响同样特别巨大,并且盗版呈现出技术手段更加高级和快速、销售手段更加隐蔽和多样化的特点,打击盗版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在教材内容更新与设计上,更加注重针对性,遵循法学教学和教材建设规律,积极规划和出版各学段、各类型教材;注重创新性,探索开发新形态教材,丰富教材呈现形式;注重前沿性,根据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的新需求,推动法学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以及与涉外法学相关学科的教材编写。

  在教材数字化衍生与开拓上,法律社旗下的“有章”数字化平台是集图书、论文、法规、案例、课程、观点、范本、课件等内容于一体的知识化服务平台,可为法学教材出版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资源。目前出版的教材已通过二维码等方式与“有章”相关内容链接,延伸教材阅读空间,丰富教材呈现形式,实现便利检索和资源共享,打造新形态教材。

  在教材多样化宣传和推广上,法律社与多家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法律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旗下的“中国法律评论”微信公众号均拥有超过50万粉丝,在教材宣传和推广上具有优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开学季专刊/书单推荐
   第03版:开学季专刊/专题策划
   第04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05版:开学季专刊/优案推介
   第06版:开学季专刊/专题策划
   第07版:出版报道
   第08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09版:开学季专刊/优案推介
   第10版:综合
   第11版:世界出版
   第12版:开学季专刊/优案推介
   第13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4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本期关注
   第15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营销金案
   第16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出版文创
   第17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8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19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大学生不买教材了 出版社有啥新招?
美食出版如何实现数字产品开发
教材研发销售新策略
延伸教材阅读空间 打造新形态教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开学季专刊/专题策划06延伸教材阅读空间 打造新形态教材 2024-09-06 2 2024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