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为期11天的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落下帷幕。数据显示,书市期间,累计接待读者55万人次,举办各类阅读文化活动100余场,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跨界融合的文化盛宴。
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以主题出版领航、精品图书荟萃为主线,在展区规划上全面升级,主题出版专区系统展示重大主题出版成果;精品展区联合全国多家重点出版社与特色书店,集中呈现中国出版的多元生态;外文原版专区展销近万种进口图书,并首次设立少儿外文名著专区。书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以主题出版引领价值导向,以精品力作满足读者期待,集中展现新时代的文化成就和出版成果,推动优秀内容深入人心,让每一本书遇到喜欢它的读者。”此次书市主展场总面积2万平方米,通过13个特色展区为广大市民读者带来了一场高品质、多层次的文化盛会。
年轻人热情拥抱“旧书新知”。本届书市中,“旧书新知”专区以“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获取新知识”为主题,首次推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典籍展”,展览荟萃50件珍贵古旧文献;“京津冀鲁晋古旧书联合展销”搭建起跨区域古旧书流通平台,10万种古旧书吸引了众多读者关注;面向青少年开展的“旧书漂流”活动,播撒下古旧书传承的种子。与往届相比,“旧书新知”专区进一步向年轻人靠拢,知名作家的名言警句活泼呈现,文创产品让“旧书新知”有了更鲜活、更青春的表达,藏书章的推出也吸引大量年轻人的关注。通过展、销、读、动相结合的方式,“旧书新知”专区为广大读者搭建了触摸历史、交流文化与智启新知的平台。
“阅读+跨界”融合显示创新活力。以“阅读+”为核心,本届书市着力跨界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打破传统图书展销的单一模式,构建多元、沉浸、互动的复合型文化场域。国潮悦读街专区由北京发行集团旗下四大书城联合打造,以主题场景融合阅读与文创,提供深度沉浸体验。具有地坛元素、文学元素的文创产品更大放异彩,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文学包袱火爆全场,北京王府井书店“地坛小鸽”磁吸玩偶成为爆款,在北京发行集团北京市新华书店展位,读者还亲手制作“地坛在我”藏书票……书市特别策划的“北京书市进高校”活动,首次走进多所知名学府开展校园巡展,并以清华大学为首站,开启“旧书新知·读书育人”高校图书市集,覆盖师生超过3万人次。书市还创新联动“北京范儿”短视频,推出整合文旅、康养、科技等多元内容的文商旅体融合板块。
高品质阅读文化活动精彩上演。书市期间,百余场高品质阅读文化活动精彩上演。在“地坛文化大讲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以及来自云南、山东、江苏、连云港等地的作协、文联负责人范稳、张庆国、赵德发、梁继东等,带来多场深度对谈。赵冬梅、岳南、吴真、董耀会、孙显斌等数十位学者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旧书新知”“北京范儿”“历史文化”等10余个主题,开展多场讲座、对谈及新书签售会。纪连海、张铁林、连丽如、王玥波等文化名人也亲临现场,与读者零距离交流。青少年阅读推广是本届书市的重头戏,通过创新推出的“新学期第一堂阅读课”“亲子悦读”系列活动,“一小时阅读挑战赛”等,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引导他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特邀在京国际友人与留学生参与传统印刷、古籍刷印、非遗体验等深度文化互动,配合专业讲解,推动跨文化对话与情感共鸣。
图书惠民券实现文化惠民。本届书市期间共发放了价值近850万元的图书惠民券,并以“线上即时领取+线下定向发放”双通道模式覆盖不同读者群体。大众读者、银发群体、中小学生及残障人士均可享受“零门槛、高福利”的购书福利,读者在书市现场购书时还可叠加商户原有优惠,畅享“折上折”的双重惊喜。书市还首次将惠民服务拓展至“北京书市进高校”活动中,构建起“主会场+全城阅读网点”联动体系,让优质文化福利触手可及。
9月26日~10月3日,“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将在保定举行,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京保文化协同,助力“书香保定”与“全国书院之城”建设。(伊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