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湘迪
《欢迎光临故事商店》不仅是一部观照儿童成长的心灵治愈之作,更以一段创业故事点染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画卷。随着丁小米与表姐坐上那辆开往云雾镇的78路公交车,这个关于“成长”的创业故事也即将拉开帷幕。小说将文化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这一宏大命题置于儿童的纯真视野之中,以儿童本位的创作视角对儿童成长的诸多课题进行独到反思,在回归故乡的故事中回应了“当下少年儿童该怎样成长”这一隽永的时代之问。
“故乡”因与童年生活紧密相关而成为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经典意象,往往以精神桃源的形象承载着一份柔软而美好的童年情怀。来自城市的丁小米在乡下的外婆家里度过暑假,这次在云雾镇的经历让她得以接触繁华城市之外的乡村社会,也让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小说中,作者对承载着梦想与传统文化资源的故乡进行了兼具时代特色与童真意趣的书写,作为故乡的云雾镇不仅拥有传统乡村的田园风情与疗愈功能,还是被注入了时代生命活力的新乡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故事中表姐和赵婧姐姐等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云雾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向读者展示了当下青年在留在城市与回到乡村之间所做出的别样人生选择,他们的赤诚和可贵就体现于对童年精神的复归,而他们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儿童们,使故事中青年与儿童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互文。
“友谊”与“梦想”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体悟的课题,丁小米的故事就围绕这两个话题展开。对于丁小米而言,伴随她一同来到云雾镇的是友情受挫的焦虑和没有梦想的迷茫,这些问题在当下儿童的成长中具有普遍性,云雾镇发生的故事为她解决这些烦恼提供了指引,也对当下儿童精神成长提供了借鉴。表姐不顾母亲反对坚持回乡源于对童真的重拾和对梦想的追求,她带领丁小米从成人的世界路过,见证了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同为儿童的小布丁因身患疾病而拥有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心理,她通过友谊的纽带向丁小米倾诉了生命的脆弱和挣扎。这两位对丁小米影响最大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不同于告诉儿童成长是怎样的、生活是怎样的,她们把生活本身展示给丁小米看,陪伴她度过这一段成长的阵痛。
作者在尊重儿童主体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儿童成长的内涵。12岁的丁小米正处于由儿童向少年过渡的年龄节点,这一时期的儿童不仅在身体发育上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内部精神世界的价值观念也即将进一步形成。丁小米在亲身经历中对“友谊”和“梦想”都产生了自己的体悟,进而实现了内在自我的精神成长。对于成长中那些必须面对的课题,丁小米用对自我的悦纳和对他人的理解消弭了迷茫与焦虑,而悦纳和理解正是儿童在内在自我与外部社会交互过程中收获的成长。此外,儿童的成长还体现在对外部世界的反馈,作者通过丁小米灵机一动为表姐的土布工坊取名“欢迎光临故事商店”这一高光情节表达了对儿童创造力的赞许。
在小说的结尾,丁小米从云雾镇离开时又坐上了那辆78路公交车,这段关于“成长”的故事也将要告一段落。作者的儿童本位视角体现在以包容关怀儿童的焦虑与困境、以温柔书写儿童的成长与价值,儿童灵动而轻盈的视角平衡了现实的复杂与沉重,为故事带来了以理想治愈现实的圆满结局,也并未忽视对生活的真实性书写。
儿童文学是由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双向互动而形成的文学样态,蕴含成人对儿童观照的同时,也应明确儿童作为主体的存在价值。小说中丁小米等儿童内在自我的成长在于从简单纯真的精神起点逐渐触碰多元复杂的成人世界,在此过程中,儿童对成人世界的积极反馈和儿童探索内在自我与外部社会相统一的尝试都闪烁着珍贵的童年精神。让儿童能看见时代,在时代中观照儿童,《欢迎光临故事商店》从细微的儿童成长透视时代风貌的广阔波澜,以社会整体的精神风向映照个体的价值选择,为当下儿童精神成长的书写提供了启发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