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成长教育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刘 言 吴慧翀. 高考用书如何成为“硬通货”?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9-26(17).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用书如何成为“硬通货”?

  部分高考用书策划出版机构及其代表产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 言 实习记者 吴慧翀

  从年销300万册的《金太阳新考案》、年销超250万册的《高一预习视频课》、年销150万册的“星火英语高考英语词汇”等经典品种,到上市即登顶电商平台教辅畅销榜的《解题觉醒(高考版)》、年销突破100万册的“浙大优学·方法导引”系列等实力新品,这些都是相关策划、出版机构服务高考的“压舱石”。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品牌书是如何成为“硬通货”的?

  内容为王

  通过精准匹配需求打造“硬核”价值

  以品牌建设为锚点,相关机构从精准性、权威性、创新性3个维度发力,搭建起高考用书的优质内容体系。

  一是精准聚焦备考痛点。北京书香文雅图书文化有限公司以“实用、精准、可操作”为核心,针对考生“无素材可用”“写作逻辑混乱”等问题,提供真题范文解析、万能素材分类等内容,瞄准高考语文作文备考刚需。其《高考满分作文》系列从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累计销售约7万套,复购率与关联购买率高于同类产品平均水平。陕西腾飞致远图书有限公司的腾远高考品牌以“题新、题好、提分快”为目标,深度分析近10年高考真题,提炼命题规律,输出大量高品质原创题。其核心产品《高考题型》系列累计销量超1500万册。山东星火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深度专业化”,将高考英语备考拆解为听力、阅读、语法、写作等细分专项,组建专人团队研发,实现“考什么、练什么”的精准匹配,其“巅峰训练”系列连续多年以高相似度命中高考英语真题,2022年更以90%的相似度命中阅读理解七选五题型。

  二是融合“能力与素养”双目标。华版(北京)文化有限公司跳出传统教辅“重知识点、轻应用”的局限,以“方法+素养”为双轨定位,融入高考状元笔记整理技巧、题型拆解思路等可复用经验,同时通过跨学科思维训练、情境化解题引导,助力考生从“知识掌握”向“能力进阶”跨越。其《状元手写笔记》系列自2015年上市以来,成为众多高中教师的教学辅助资源。北京永载文化有限公司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贴合新高考改革方向,帮助学生提升应对高考及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

  三是构建科学体系化内容。河南天星教育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依托27年教研积淀,打造涵盖考点梳理、题型突破、模拟预测等多层次的内容体系,其“金考卷”系列历经市场检验,形成“老品经久不衰、新品引人注目”的态势。浙江大学出版社以“思想方法”为核心,将知识点、解题规律贯穿其中,帮助学生从“会做题”升级为“懂方法”,凸显“工具化+方法化+系统化”特色。2024年“浙大优学·方法导引”系列中单册销售码洋超2600万,该系列总销售码洋超8000万。

  创新驱动

  以专业团队与研发机制筑牢品质根基

  研发能力决定着高考用书的前瞻性与精准性。各机构打造顶尖研发团队、建立长效研发机制,着力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专业教研团队是各机构保障研发质量的“王牌”。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制定严格的团队准入标准,要求教研人员须有累计带领学生参加高考3届及以上的经验,且具备学科带头人资质或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形成“500人专业教研员+100名特级讲师+600人编审团队+10000人作者库”的全链路研发体系。其《金太阳新考案》年均销量保持在300万册以上,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立“选题充分论证+三审三校+专家外审”的多重把关机制,更要求作者参与“一审三校”,从源头确保内容质量。其《真题全刷》系列畅销10年,其中《数学真题全刷:基础2000题》单册年销量曾近300万册。浙大社则依托浙江大学的学术背景及浙江省一线教师资源,形成“专家+名师+编辑团队”三位一体的研发机制。

  深耕高考研究是各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硬功夫”。金太阳自2008年起搭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考命题数据库,涵盖近20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每年开展跨省横向、跨年纵向的研究,并对比自有图书与高考试卷的匹配度,动态优化内容。世纪天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入AI技术辅助研发,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深度分析真题,强化考教衔接,其《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近1年销量达300万册。书香文雅每年对全国各考区高考真题进行“命题逻辑-评分标准-高频主题”三维分析,形成内部研究资料,将其作为内容开发的底层依据,驱动内容迭代。北京新东方大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持图书内容迭代常态化,定期补充单词释义、更换高考真题例句,其“新东方绿宝书”系列中的《高中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 乱序版》累计销量突破数百万册。

  服务升级

  从“单一图书”到“全周期解决方案”

  随着考生需求的升级,不少机构逐渐跳出“纸质图书”的局限,以“图书+服务+数字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为方向实现转型。

  一方面,部分机构打造“教-学-评”一体化闭环。永载文化的“天舟高考”在提供纸质试卷产品之外,还配套阅卷服务、学情分析、教学指导等内容,依托奇骥教育智慧平台为用户提供从试卷使用、阅卷评分到学情诊断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金太阳构建“图书+数字化资源+培训”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开发九科星教学资源网,覆盖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测评与教研提升全流程场景,服务全国6000余所学校。

  另一方面,各机构立足自身特色提供本土化与个性化服务。金太阳以省为单位组建“高考联盟体”,吸纳地方学校参与调研、编写工作,提供考案的地方化、校本化定制服务。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的《5年高考3年模拟B版》系列图书涵盖新高考版、北京版、广东版等多个版本,适配不同地区高考考情,曾入选“央视新闻”微博“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微调查活动前7名。书香文雅根据基础积累期、强化训练期、冲刺模拟期等不同备考阶段提供差异化内容,满足考生从“入门到提升”的全周期需求。腾远高考注重线下调研,通过与名师一对一研讨等措施提升原创题命制水平,其《高一预习视频课》年销量超250万册。

  品牌塑造

  以特色IP与信任度构建壁垒

  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高考用书需具备“高辨识度”与“强信任度”,相关机构通过细分定位、品质管控与IP化运营,力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曲一线的《5年高考3年模拟》系列以“三审三校”“错误率低于万分之0.8”的质检标准,开创“研讨会解析版”“全解全析”“智力背景”3大模式,打造出高考教辅领域的知名IP品牌。浙大社通过“浙大优学”“浙大数学优辅”等子品牌建设,强化“工具化+方法化+系统化”的特色标签。清华大学社从考生体验出发,联合清华大学官方文创“清华印象”推出文创产品,并为理科图书附赠定制草稿纸,进一步增强品牌好感度。金太阳独创“五审四校三通读”编审制度,以专业分工、专项负责的项目管理制,获得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颁发的“中国教育出版科研基地”称号。

  尽管各家机构的发展路径不同,但在品牌产品锻造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共通的“底层逻辑”。

  (下转第18版)  (上接第17版)

  首先是将“深度研究高考”作为核心工作。无论是腾远高考对近10年真题的“纵横分析”、金太阳近20年的试题数据库建设,还是天星教育成立高考研究院、世纪天鸿建设多模态教育教学资源库,本质上都是为了精准把握命题规律、政策方向与考生痛点,让产品“贴合高考、服务考生”,避免高考用书与实际备考脱节,从而保持品牌竞争力。

  其次是强调“一流人才团队”的重要性。例如,星火英语按专项细分听力、阅读、语法和写作团队,以“专人专项”模式打造高质量产品;曲一线首创研讨会解析模式,集中全国优秀教师力量提升试题解析质量。

  再次是从“被动满足需求”转向“主动创造价值”,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开展创新。书香文雅针对考生“不会写、写不好”的痛点设计“方法可复制”的范文与素材,腾远高考通过用户调研发现“原创题”的市场缺口,清华大学社根据学生建议开发文创产品、附赠草稿纸。这些“以用户为中心”的体现,归根结底是为了确保产品始终贴合市场需求。

  最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纸质图书+数字化服务”已成为高考品牌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配置。永载文化的阅卷与学情诊断数字化服务,金太阳的九科星教学资源网、中课云教育平台,世纪天鸿的AI高考提分助手、智慧作业系统,天星教育的“图书+数字化资源”配套服务,均打破传统教辅的“静态”局限,通过“教-学-练-测-评”的数字化闭环,有效提升备考效率。

  品牌高考用书的锻造,本质上是“教育价值”与“市场需求”的匹配与平衡。从各出版机构的实践来看,虽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公式”,但“以研究定内容、以专业保品质、以服务创价值、以差异树品牌”的发展逻辑,是打造优质品牌的共同底色。眼下,高考用书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只有持续深耕教研、贴近考生需求、积极拥抱变化,才能在“帮助考生圆梦”的同时,实现品牌的稳步建设与自身的长远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融合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武汉书展
   第06版:武汉书展
   第07版:武汉书展
   第08版:分销新视野
   第09版:出版报道
   第10版:出版报道
   第11版:出版报道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世界出版
   第14版:访谈·主题书单
   第15版:资讯
   第16版:业者论坛
   第17版:成长教育周报
   第18版:成长教育 高考用书
   第19版:成长教育 研学实践
   第20版:成长教育 优案推介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本期导读
成长教育周报官微
高考用书如何成为“硬通货”?
数字T台
立体化构建高考用书渠道优势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成长教育周报17高考用书如何成为“硬通货”? 2025-09-26 2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