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成长教育 研学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刘 言. 深度释放区域文化IP能量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9-26(19).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肃丝路主题研学
深度释放区域文化IP能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 言

  近年来,甘肃省将研学旅行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尤其以丝路主题研学为优势特色,打造区域研学品牌,推动研学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期报道从学校研学、基地建设、机构发展3个角度以案例形式加以呈现,以期为业者提供借鉴与思考。

  ● 机构发展 

  读者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以“文化+教育+旅行”为核心彰显读者品牌特色

  截至2025年9月,读者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针对丝路主题研学项目已组织成团约50次,累计服务学生超过1万人次;其合作学校近140所,覆盖甘肃省内外多地中小学;其中,单次最大规模的研学团来自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服务学生980人次。丝路主题研学已成为读者文旅的研学核心板块之一,年均营收增长超30%。

  读者文旅在丝路主题研学方面的主要发展思路是,以“文化+教育+旅行”为核心,深度融合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航天科技、民族融合、生态环境保护等主题,通过“课程化、体验化、探究式”的设计理念,打造具有读者品牌特色的丝路研学产品。目前,读者文旅的丝路主题研学在课程研发、推广合作、运作创新方面初具探索成效。在课程研发方面,依托读者品牌,与丝路文化深度结合,开发“读行丝路”系列课程,如“边关明月·大梦敦煌”“且听敦煌半壁歌”等主题研学课程;引入“问题探究+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如鸣沙山鸣响之谜、莫高窟壁画临摹等实践课题。在推广合作方面,与多地教育局、学校共建“读者进校园”活动,通过“读者”品牌媒体矩阵进行内容传播,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关注。在运作创新方面,采用“一地成团+跨区域联动”模式,解决大规模团队接待难题;联合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专业单位作为课程支持单位,提升权威性。

  在不断深耕之下,“边关明月·大梦敦煌”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成为丝路主题研学板块的核心项目,年均服务学生超1500人次,满意度达99%。该项目融合多维主题,涵盖航天科技、长城文化、石油工业、敦煌艺术四大板块,尤其注重设计深度体验环节:在莫高窟实体洞窟现场教学,让学生结合泥坯临摹,深度解读壁画与造像背后的历史;学生们亲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解火箭组装、测试、发射的全过程,激发科学探索热情。每个站点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强化研究性学习导向。

  2025年,读者文旅针对丝路主题研学新增“河西走廊生态环保研学线”,且通过开发“AR敦煌壁画修复”“航天模拟发射”等虚拟体验课程实现数字化升级。此外,读者文旅在面向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推广丝路主题研学产品、扩大跨省合作的同时,还积极探索与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欧亚国家联合开展“一带一路”主题研学项目。

  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丝路主题研学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一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文化内容;部分项目“只游不学”,教育属性薄弱;西北地区基础设施仍需完善,大规模接待能力有限。为进一步促进丝路主题研学高质量发展,需加强行业标准建设,明确研学课程质量评价体系;鼓励相关研学机构与博物馆、研究院等文化单位合作,提升内容专业性;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支持研学基地专业化改造。

  ● 学校研学 

  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以“课程升级+师资培训+成果转化”优化丝路研学

  地处古丝绸之路重镇兰州的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以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确立了“以文化为魂、以实践为体、以育人为本”的丝路主题研学基本思路。该校通过沉浸式、跨学科的研学活动,持续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其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截至目前,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已形成“课程—实践—评价”一体化体系,近3年累计开展研学活动27场,覆盖学生超3500人次。多项研学成果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并获得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学生处主任李羊孝表示,该校丝路主题研学的高质量开展,主要依托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深度的资源整合、沉浸式的体验实施及全面的保障机制。以“问道敦煌”项目为例,其有效开展主要得益于以下4个方面:一是跨学科课程融合与项目化学习——将历史、地理、物理、艺术等学科融入真实场景,如阳关徒步结合历史与劳动教育,以任务驱动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打造“行走中的课堂”。二是专业资源协同与沉浸式体验设计——与敦煌研究院等合作,引入专家讲解与非遗体验;通过《乐动敦煌》演出、钻木取火、鸣沙滑沙等活动,强化文化沉浸与情感共鸣,深化价值观培育。三是全过程评价与长效化延伸——采用过程性与成果性评价结合,通过研学报告、展示分享、摄影展览等形式固化成果,延伸至校本课程与主题班会,持续扩大育人效能。四是精细化组织与安全保障——制定详细安全预案,配备教师、导师及医疗人员,实行分组管理、实时通信,确保活动有序、安全开展。

  今年,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在丝路主题研学方面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了探索:开发“数字丝路”模块,增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实现课程升级;组织教师参加研学指导师培训,提升项目设计与实施能力,强化师资培训;收录学生研究报告、游记、绘画等作品,汇集成册并举办校级研学成果展,推进成果转化。

  李羊孝表示,丝路主题研学的开展极大推动了该校综合实践教育的发展。一是课程体系更完善。研学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二是学生素养全面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综合素质显著增强。三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教师在跨学科项目设计与实施中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未来,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希望能多方面实现综合突破:在资源整合方面,期待与更多文博单位、高校、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共建研学基地;在政策支持方面,期待教育主管部门能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推动研学旅行常态化、课程化;在社会参与方面,期待家长、社区、媒体等多方力量参与研学活动的设计与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 基地建设 

  敦煌艺术公司

  以“莫高学堂”为中心深耕敦煌文化教育

  自2019年起,敦煌艺术公司精心打造“莫高学堂”文化研学品牌,构建特色文化研学体系,成为国内首个以敦煌文化为主题的专业研学和美育机构,并组织编写出版敦煌石窟研学读本《莫高学堂丛书》。敦煌艺术公司开设“莫高学堂”云课堂,累计开展研学4000余场,体验人数逾10万。“课程+线路+云平台”三位一体的研学体系,持续提升了研学“圣地”莫高窟的品牌影响力。

  据了解,敦煌艺术公司主要依托敦煌研究院的学术资源优势和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及六处石窟遗产地的文化旅游资源,从事敦煌文化研学标准制定以及研学游精品线路与研学研修培训课程设计、研发、销售及相关服务。2019年,敦煌研究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授予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在2021年和2024年,“莫高学堂”被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授予合作认证基地。2024年,“莫高学堂”被授予“酒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特别是,“莫高学堂”分别在上海中心和深圳南头古城挂牌,成立文化基地,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文化弘扬,影响力辐射全国。同时,“莫高学堂”开展“敦煌文化六进”活动,累计53场次,覆盖全国六大片区中小学、企业及社区。

  目前,敦煌艺术公司依托特色资源不断丰富产品线,开发“遇见敦煌色彩”“莫高梦·泥坯典藏”“模拟壁画修复”“飞天剪纸”等10余项特色研学单品,覆盖多元文化体验需求。同时,公司不断拓展研学线路,推出甘肃石窟双线研学路线——“同走河西走廊·共赏甘肃石窟”和“陇东石窟研学班”,推出密教主体班,深化地域文化与专业学科联动。截至目前,该处已开展52期“莫高学堂”成人研学班、12期河西走廊石窟班、2期陇东石窟班和4期密教专题班,并常态化运营“遇见敦煌色彩”“莫高梦·泥坯画”“模拟壁画修复”等精品课程。

  今年,敦煌艺术公司新增“从敦煌到龟兹石窟”研学班,未来也计划增设与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合作路线,将石窟路线串联起来,迭代更新,扩大影响,从做好一个团队到打造一个品牌,成为敦煌文化教育的传播者、启发者和引领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融合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武汉书展
   第06版:武汉书展
   第07版:武汉书展
   第08版:分销新视野
   第09版:出版报道
   第10版:出版报道
   第11版:出版报道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世界出版
   第14版:访谈·主题书单
   第15版:资讯
   第16版:业者论坛
   第17版:成长教育周报
   第18版:成长教育 高考用书
   第19版:成长教育 研学实践
   第20版:成长教育 优案推介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深度释放区域文化IP能量
“海淀大学校”打造校外学习新生态
广东省教育厅征集第二批研学实践教育优质课程
河北省定州市新华书店助力科普月主场活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成长教育 研学实践19深度释放区域文化IP能量 2025-09-26 2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