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的出版、宣传、销售紧密配合,使得整个营销过程有波段、有频率、有重点。宣传与销售的有效互动,使得营销过程中铺货及时,供应充足,加印加货配合紧密。
纵观2011年上半年散文类图书销售情况,名家经典依然占据主要地位。白岩松的《幸福了吗》,龙应台的《目送》以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长期高居榜单,成为长销品种,持续为各个出版社贡献收益。作家周国平的新作随笔集《把心安顿好》于2011年5月上市,至今才2个月,便已销售8万册,加印4次。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该书的策划方——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北京涌思图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汪俊认为,精准策划居功至伟。在他们的策划下,该书的出版、宣传、销售紧密配合,使得整个营销过程有波段、有频率、有重点。宣传与销售的有效互动,使得营销过程中铺货及时,供应充足,加印加货配合紧密。汪俊认为,该书的整个出版及上市营销过程,“策划”一词贯穿其中,举足轻重。
策划·前期把准脉
策划和营销散文类图书要考虑的细节很多,《把心安顿好》一书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缘于涌思图书对每个细节的准确把握。
首先是找准了文化的适合度。据汪俊介绍,这是一部明确以“把心安顿好”为主题的散文书。“在时下社会浮躁、人心复杂、唯利是图的社会现状中,家庭稳定、心态平和、工作勤勉成为诸多读者内心向往的理想状态,而作家本人及其作品所展示的,正是这种众人渴望的优质生活姿态,可谓恰逢其时。”汪俊说。
其次是读者定位。自周国平成名起,一批批大学生、文艺青年逐步成长为职场人士、文化从业人员、白领人士,之后又有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崛起,作家温和的处事态度也非常受女性欢迎,所以其读者范围十分广泛,文字质量获得的认可度非常高。北京涌思图书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第三是营销设计。在汪俊看来,《把心安顿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畅销书,而是常销书,更适合于人际传播和渠道传播,其销售速度相对稳定,也适合长期销售。其主要营销渠道覆盖网络书店与新华书店,大城市图书卖场和二三线城市的新华书店。
第四是企划推广。汪俊告诉记者,在出版业中,企划方式屡有创新,各种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宣传范围的招数层出不穷。如何刺激读者购买欲望,如何通过媒体的口碑宣传提高销售,成为执行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策划·机不可失
在《把心安顿好》的销售过程中,涌思图书始终注重企划为销售服务的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目标,通过企划促进销售,为销售服务。
涌思图书通过与蓝狮子读书会的深入合作,将《把心安顿好》推荐给其会员,成为蓝狮子读书会5~6月上榜推荐好书,会员踊跃购买,形成宣传→直销→宣传的组合拳,对直销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因关系融洽,公司在加印时将蓝狮子的公司LOGO印入腰封,达到为直销客户服务的目的。”汪俊说。此外,涌思图书还将销售与宣传合力,应时应节的展开营销活动。针对六一儿童节、6月国际父亲节,将《把心安顿好》中相关内容专题提供给各大媒体,借节日专题推广,增加节日销售量。发行与宣传也密切配合,在此期间紧密铺货,跟随节日脚步,时刻保持补货量。
策划·全家总动员
在整个营销过程中,策划方涌思图书的编辑人员、宣传人员、企划人员以及运营人员全部出动,参与其中。“我们将市场反馈及时传递给编辑人员和宣传人员,然后将编辑与宣传的意见有机结合,与经销商密切沟通,组织、督促加印工作,及早确定铺货数量。”汪俊对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十分满意。
据汪俊透露,《把心安顿好》是涌思图书2011年的重点产品之一,项目制作过程中他们多次召集责任编辑、企划人员及运营人员对产品的读者对象、市场需求做了详细分析,并多次召开产品推介会,使每个运营人员了解产品、理解产品。
在图书上市前,涌思图书企划通过平媒、网络、微博、公司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市场预热,运营部门则采取日常征订+重点推介的方式征集订数。“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市场预热到位,加之作者的知名度,首次征订数达6万余册,我们充分分析了周国平作品的特性及市场的因素,决定起印数为4万册。”汪俊说。
《把心安顿好》上市后,涌思图书的运营人员及时跟踪图书到货情况、上架情况并积极与书店和运营商沟通图书摆放陈列形式,同时企划部门配合运营部门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宣传攻势。汪俊介绍说,图书上架一周后,各地分销商和书店卖场添货踊跃,4万册图书很快销售一空,由于销售势头迅猛,首次加印2万册图书刚一入库即刻发售一空,随即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加印,目前该书的销售势头不减。他总结道:“这样的成果,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是‘全家总动员’之后的结晶。”
汪俊透露,作为策划方,涌思图书在《把心安顿好》一书的北京签售活动结束之后,还将进一步酝酿全国巡回签售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