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传》[英]劳拉·汤普森著 姚翠丽 姬登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38.00元
与“最封面”栏目之前点评的《还乡之谜》一书相似,《英伦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传》书名中也带有“谜”字。同样,该书封面中也暗藏玄机,而熟悉“阿婆”作品的读者看到封面第一眼就能明白封面上各元素的出处,忆起那些让人惊心动魄的场景和画面。该书封面与传记内容交相辉映,采用层次明晰、重点突出的浅暗对比色体现该书的独特性。浅色部分通过咖啡壶和咖啡杯图片烘托出阿婆小说中出现的甜点荟萃:从《怪钟疑案》里钟表表面装饰的蛋白杏仁饼干顺时针往下,依次是《阳光下的罪恶》里的柠檬馅饼、《尼罗河上的惨案》里的蛋糕、《红色信号》里的覆盆子冰淇淋和《伯特伦旅馆之谜》里的罂粟子纸杯蛋糕。暗色的腰封选择了一张阿婆的个人特写,阿婆面容清秀、淡定自若,天然有一种撼人心神的力量,让人对她这个“谜”不由生出探究之心。
最“洞见”封面
《培根论人生》[英]培根著 张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25.00元
《培根论人生》外封用模切工艺,透过镂空的5个小圆洞窥见内封的书名“培根论人生”,意味着真理常常就是洞见。该书内封用土黄色硬卡纸作为基调,密密麻麻用虚化的淡黄重叠着培根的论说题目,象征着人生一个个需要破解的课题。外封上以书名中心字“论”为中心,一圈圈的年轮向外延展,既是历史老人对思维之珠的沉淀,也象征着思的波纹向四周辐射,其智慧启迪和影响着后人。同时,丛书名字、作者名字也以“论字”为中心,设计成时钟指针构架,更进一步彰显其穿越历史、抵达今天的力量。银色衬底和金色文字使得薄薄的一册依然透出厚重的质感。
最“堪折”封面
《纸上王国》纸上王国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26.80元
《纸上王国》封面乍看朴素得像一张白纸,没有腰封,远看封面的书名等文字都若隐若现。
但该封面引人之处是这张“白纸”上的通过特殊处理做出的“折痕”效果,让人看到该书后忍不住想去摸一摸封面以确认那些折痕是真是假。看到这样的封面,会不会勾起你折纸的欲望?
最“水淋淋”封面
《激情》[英]珍妮特·温特森著 李玉瑶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25.00元
珍妮特·温特森的《激情》、《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写在身体上》一套3本书,尽管封面不尽统一,但风格却是一样的简约、明亮、精致。跟《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和《写在身体上》一样,《激情》延用了双封面的做法,内封白卡,外封用柔软的特种纸,以显出封面的质感。封面颜色采用了两种“潘通色”,既使得颜色更为靓丽,同时也凸显出了粉红色与咖啡色之间的颜色对比,造成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封面上的图案,则源自小说中的各种意象,滴水的粉红色图样暗示小说背景处在水城威尼斯,骰子则说明主人公维拉内拉的一种业余爱好,而中间的那颗心则指的是维拉内拉交给情人、后来又被藏在匣子里的那颗跳动的心。所有这些简约的意象,都用闪电和水滴连接在一起,组合成这一“水淋淋”的仿佛正在滴水的封面。
最“巧遇”封面
《批评官员的尺度》[美]安东尼·刘易斯著 何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32.00元
与图书书名和内容相贴题的图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批评官员的尺度》讲的是1960年代《纽约时报》维护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该事件被称为“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该书译者和编辑都是“装帧控”,巧遇这张图片后,以几乎相当于该书原书版权价一半的费用从美国某插画师手里买来,经过加工修改成为现在的封面。纵深布满封面上的正在读报的群体,代表的是大众媒体对群体的影响,而最前排几位拿的正是法国《费加罗报》和美国《纽约时报》等主流报纸。该书译者和编辑也正是因为《费加罗报》报头上那句“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与该书内容的贴切才下决心买下这张昂贵的插图。 (姜锐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