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商报封面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按需出版:观望还是加速?
  (上接第1版)

  目前公司已经有了一部分国外合作伙伴,会更关注社会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需求。公司总经理秦亚斌的愿望是能帮助集团内出版社实现零库存图书发行模式,据悉极有可能在2012年黑白版图书印刷上实现。

  出版集团按需出版在本质上是卖内容,而中国出版集团数字设备有限公司则另辟蹊径——卖设备,公司的按需出版设备“中版闪印王”,已收到业内包括诚品书店在内的订单。除在业内推广,还致力于把市场放大到高校、图书馆、企业等机构。

  成本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

  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一本传统印制的图书和按需印制的图书在价格上相差无几。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松杰认为,按需印刷和按需出版的区别主要在于:按需印刷是指仅按客户提供的内容进行印制,按需出版包含了内容的创作、出版发行和销售。从成本来看,就单本书印刷而言,按需印刷的成本肯定会比传统印刷要高,但是如果把所有营销费用、库存管理费用以及运费等计算在内,成本就差不多了。台湾图书定价标准一般是一页1元~1.2元新台币,一本200页的书定价大概在200元~240元新台币之间,使用按需印刷技术可以符合此定价模式。或许一开始销售利润不是很好,但因为少了库存管理费用,总体利润还可以。相对而言,“中国大陆纸质图书定价太低,印刷太便宜了”,多年来制约按需出版的最大因素就是成本居高不下。“成本影响非常重要,人们必然会对比数码印制和传统胶印之间成本的差异。”秦亚斌算了一笔账,彩色图书200册以上,黑白版图书三四百册以上,数码印刷的成本肯定高于传统印刷。

  目前中国大陆按需印刷市场用鱼龙混杂形容并不为过。其中有以品质取胜的大公司,也有名不见经传的众多中小型数码快印店,只不过他们的竞争多年来都集中在商业印刷上。随着数码印刷市场的不断扩大,这种竞争更趋白热化。出版集团身处这样的市场环境,压力可想而知。

  针对于此,有的出版集团对按需出版成本仔细分析后,进行稀释。朱卫国认为,应当根据用户需求对产品形态进行分流:如果用户对成本比较敏感,可以采用电子书的形态进行内容销售;如果用户对质量要求较高,或者有纸质图书的形式要求,则可采用短版印刷进行内容销售。“短版印刷技术进步会使按需出版的总体成本逐步减低,规模效应也会压低单本图书的印刷成本。”史晓峻把成本拆解成两方面,一是人员的配置,为了较好的完成集团内业务,要与出版社进行业务对接。他们按照出版社的工序进行人员和部门配置,比业外从事出版印刷的单位在人员费用等各项运行成本上要高。“高出的成本可以通过增加营业收入来解决,即多接单多做业务,把固定的成本不断稀释”。二是直接生产成本。“这是所有的印刷企业都必须负担的成本,主要和选用的设备以及工艺合理性有关”。上海世纪嘉晋公司正计划和设备供应商合作,找寻直接减低成本的可能性。

  凤凰数码印务公司今年花巨资购进了美国柯达公司的高端喷墨印刷设备。按照供应商提供的数据粗算,应该能把印量从三四百册提高到1500册左右,“这已经相当于传统印刷的工价,印量的提升必然带来市场份额的扩大”。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集团对按需印刷设备主要有两块投入,一是买设备的固定投入,二是生产中耗材的使用。很多设备供应商为了吸引客户采取以租代买等方式,让客户可以在初始阶段不用花太多钱就能使用更高性能的设备,但使用起来成本较高。除了成本,渠道不通畅,成为制约的另一因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出版集团对“中版闪印王”并不了解。虽然在价格上占据优势,但“中版闪印王”在推广上还要下些功夫。

  朱卫国认为,美国新书品种的增长是按需出版的主要推动力,这个成熟模式的传导会在5年之内完成,然后根据中国的国情迅速成熟。更多的人则认为这是个未知数,要由市场说了算,当市场和数码印刷技术更新到一定程度时,按需出版才能在未来的数字出版世界站住脚。虽然前景看好,但集团层面更多把按需出版当成数字出版的一个分系,并未上升到战略高度。当前,中国按需出版仍是凤毛麟角,不论从市场规模还是秩序上,距离成熟尚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大众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商报封面人物
   第06版:专业出版
   第07版:中外交流
   第08版:世界出版
   第09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0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1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2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CM01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CM02版:市场
   第CM03版:国际
   第CM04版:广告
心灵独白
樊希安:咬定品牌不放松
按需出版:观望还是加速?
出版面向市场,如何提高编校质量?
“文交所”对书业意味什么?
中国图书商报商报封面人物05按需出版:观望还是加速? 2011-09-23 2 2011年09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