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辅行业出现了一种定律和现象——“10亿码洋规模局限性”,即年度销量达到10亿码洋之后,即可成为全国行业内一流企业。而达到10亿码洋之后,往往便进入了发展的平台期,很难达到或突破20亿码洋。从现实情况看,自2006年之后,有越来越多的教辅企业进入了10亿码洋的行列,但是至今还没有一家突破20亿码洋。按照当前教辅发行的普遍折扣率,民营教辅企业10亿码洋的销量,其销售收入大约在2~4亿元左右。国有出版发行机构10亿码洋的销量,其销售收入也不过是6~8亿元左右。制约教辅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即在教辅行业中存在着两堵“围墙”。第一堵是政策性“围墙”,出版权、教辅授权、省级教辅推荐目录、地市级教辅选择、学校收费,这五大关卡都是针对民营企业的。第二堵是区域性“围墙”,这一“围墙”使民营企业在“五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大的难关,即“地方关”。
金太阳教育在2012年教辅新政带来的困难面前,之所以能够保持20%以上的平稳发展与增长,靠的是产品差异化创新和坚定不移的服务,靠的是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业态升级。如对“金太阳教育研究院”保持了持续性的高投入,并先后创办了“全国教育局长论坛”、“全国中学发展论坛”、“全国中学校长论坛”、“全国名校俱乐部”、“名师大讲堂”等针对不同层面的教育交流平台和教育服务平台,每年举办各类教育交流和培训活动1000多场次,从而奠定了金太阳教育的品牌基石。基础教育的改革,将给教辅企业带来两大机遇:一是信息化教育的全面推动,将催生数字出版的加快发展;二是个性化教育和素质化教育的全面推动,将在“高考教辅”之外,催生素质化教辅和个性化教辅市场的扩大。2012年金太阳教育针对素质教育需要研发的《高效主题班会》丛书,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得到认同,并形成了由教育局统一征订、财政买单的新模式。同时,金太阳教育提出了在南昌创办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设想。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将江西省的民营出版创意企业、出版发行企业、印刷包装企业聚集到园区中,由分散到集中,形成产业聚集,构建完备的产业链,在园区中共享产业政策,产业资源,产业平台,实现联动发展和共同发展。预计第一期500亩将在近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