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传媒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媒体打造视频产品的正确姿势
《父母世界Parents》自制视频节目“粉沙发”首期邀请蜜芽CEO刘楠获得超高反响。
Lens“重逢岛”为艺术家叶锦添拍摄的纪录片《行走在时间中的人》获宝马品牌支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陈 莹

  去年10月23日,南方周末与灿星文化联合投资成立南瓜视业,宣布打造大型纪录片、文化消费节目、文化脱口秀等节目,此举标志着南方周末正式涉足视频业务。今年3月31日,阿里举办短视频战略发布会,发布“大鱼计划”,正式入场短视频,称将以新土豆为核心,优酷、UC头条、淘宝和来疯直播为辅助平台矩阵,助力内容分发和流量变现。

  风口上的短视频不止吸引着新媒体、自媒体大量涌入,互联网巨头和传统媒体的入场将使这片红海更加拥挤,传统媒体试图以内容为核心优势,将媒介渠道从纸媒延伸至视频、短视频领域。然而,传统媒体凭什么与生长于移动互联网、手握用户流量的业内先行者竞争?这条路径是否能够走得通?能产生怎样的效果?

  古纳雅尔发力电商视频

  3月17日,古纳雅尔中国区旗下《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自制视频栏目parents TV “粉沙发”,首期邀请到刚刚从说话达人秀节目《奇葩说》得胜归来的蜜芽CEO刘楠,获得社交媒体超高关注度和话题效果。此前,《父母世界Parents》与京东商城合作的视频节目《妈妈的朋友圈》、育儿观念类节目《父母大爆炸》也火爆母婴圈。

  今年,《父母世界Parents》还将继续与今日头条、腾讯视频等合作。美国《Parents》生产的育儿短视频每天一集,也在引进中。

  至此,《父母世界Parents》的视频矩阵逐渐成形。

  其实,古纳雅尔中国公司早在2013年时就推出了《辣妈驾到》系列视频节目。在古纳雅尔中国区CEO史永强看来,从内容制作角度来看,无论是意识还是质量,传统媒体进入视频领域都是顺理成章的。“最大的问题是运营模式和时机,这是传统媒体发展视频的硬伤。”史永强坦率地告诉记者,“内容品质、视频语言、传播互动、效果转化是《Parents父母世界》在视频道路上摸索和总结出的经验”。

  史永强认为,内容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是时代发展趋势,音频、视频甚至VR(虚拟现实)等表达方式对受众来说更直接,作为内容生产商就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给不同用户。

  现在,从自我实现到育儿观念,从实际育儿故事到实操手册,《父母世界Parents》构成了完整的视频矩阵。

  “相较传统纸媒业务,视频是一项投入产出比非常低的业务形态。”史永强毫不避讳地表示,从不认为传统期刊社可以投身视频,投身视频的是专业内容制作团队。而这正是《父母世界Parents》的转型逻辑——不再是杂志社而是专业内容制作平台。“视频是最重要的媒介形态,我们还生产音频、直播、杂志和各种数字化产品,各种产品之间互动呼应。”

  以Parents TV“粉沙发”为例,视频套拍直播,最后以图文形式在杂志传递。再比如,杂志上推荐商品的文章,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刊登并通过链接实现购买转化,还可以在电商平台直播转化。“这是一种观念,而不是转型,是彻底的扬弃,是从战略到团队结构的彻底的重建。”史永强介绍说,《父母世界Parents》将过去10多年来的上万篇图文资料、美国Parents杂志生产的几百条专业育儿视频,以及来自全世界各国达人贡献的UGC内容重新整理完成,将在未来半年内投放到合作的资讯、电商和视频平台上,真正做到视频内容“质、量”齐飞。

  史永强毫不掩饰电商视频是《父母世界Parents》今年的着力点。以《妈妈的朋友圈》为例,这是一档非常具有互联网时代精神的节目。“4个多星期筹备,3个广告商一周内迅速果断拍板参与,京东内部资源迅速协调,就这么上线了。”史永强认为,电商视频的问题和突破完全不是剧情或视频本身,而是如何打造或者玩好电商视频。“比如植入,从单纯的植入到花式植入,到原生广告的剧情植入,到广告反过来带动剧情感动观众;比如和平台互动,从单纯入口推送到专题页互动,到定向人群推送,到数据转化监测,到即将上线第四季的屏幕直接点击链接到店,完全实现边看边买。”据悉,《妈妈的朋友圈》目前已播出两季,每季点击量都近千万,实现站内转化6%以上。

  正如史永强所说,电商视频的壁垒不是一两个视频节目的差异或者模仿,而是如何玩透电商视频的运营模式,如何和电商平台和品牌方的联动,如何将最强的专业内容知识视频化、网络化。

  Lens多媒介整合变现

  Lens创刊于2005年,2015年5月起改版为两套Mook读物《目客》和《视觉》( Mook是将杂志Magazine与书籍Book混合后形成的英文单词,是以书号出版的杂志,称为杂志书)。

  改版后,Lens从人文影像类新闻杂志内化为一本“影像记录杂志”。对Lens而言,这意味着商业逻辑的转变——传统杂志是2B生意,主要靠广告盈利,而Mook则是面向读者的2C模式。“Lens 想做的不只是文字,而是一个文化品牌”,执行出品人王雪如是说。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Lens从单一的出版物转型至多元产品线,包括出版物、新媒体、短视频和线下人文沙龙等活动。

  2016年,短视频风口上,Lens推出了纪录、创意视频平台“重逢岛”。重逢岛将优质内容以视频产出的方式呈现,视频采用“优雅、动人、懂人性、懂审美”的讲述方式,采访覆盖文化、建筑、设计、视觉艺术、电影、公益等多领域,播出半年内播放量即超过6000万。

  Lens做视频产品的逻辑非常简单——补充现有产品。“新媒体是日更的,Mook的更新周期至少两个月,短视频恰好是这两个产品的补充物。”王雪说道。而Lens主编法满则认为,在如今这个“新媒体时代”,视频、文字、声音也是“影像”传播语言,传统媒体人需要了解和驾驭不同的传播介质。

  法满认为,新媒体产品和纸质出版的区分因读者使用场景和对体验期待不同,在内容和互动方式上也不太一样。“比如,新媒体更多从话题和技术出发,调动受众的参与。而纸质出版物,通过设计、材料、图文的叙事关系,提供更为私人化的体验,读者与自己对话,甚至是一种亲密感。”

  正如王雪所说,Lens通过做衍生形态,把(产业)链条拉长,与更多(媒介)形式发生关联,单纯去做一本书并不是Lens想做的。更多样的产品形态,给Lens带来更强大的变现能力。

  重逢岛在公众号、腾讯视频、梨视频、秒拍等平台进行内容分发。视频内容以艺术家、作家、电影、舞蹈为主,国外主题的内容占 70% 到 80%。法满直接将Lens视频对标的对象设定为国外优秀影像作品。Lens视频团队曾做过几次长片(15分钟左右)的尝试,其中一次是关于邓飞的大病医保项目,上线20 分钟内就达到2000万次播放量。

  据法满介绍,Lens视频实行项目制,一个拍摄计划不止有视频团队,还会有记者跟随采访,一个三四分钟的视频可能只会呈现被采访对象1000字内容,但是采访速记可能多达3万字。

  随着内容营销、原生广告的风靡,Lens一惯生产的优质内容吸引到品牌主关注。由此,重逢岛给Lens带来了更大商业变现空间。Lens拍摄的艺术家叶锦添纪录短片得到了宝马品牌的支持,宝马7系汽车仅仅在纪录片中有过几次明显的露出,呼应艺术家对“创新”的独特表达。春节前刷屏的一条关于“为什么回家”的短视频则是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合作的原生广告。如今,视频已成为Lens公司整体业务板块中收入比重最高、增速最快的业务,Lens 品牌合作方涵盖了汽车、银行、手表、奢侈品等行业。

  伴随着杂志改版,Lens也进行了一次低调的品牌转型,从单一的杂志形态转换为以内容为核心的Lens文化品牌,旗下包括新媒体、视频、展览、沙龙等产品,各种产品形态均独立运作,但又互相联结和影响。这些产品都是从Lens的价值观和调性出发,根据介质的不同,各自探索其路径,但最后都是汇聚同一类人群。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目前垂直短视频APP渗透率达到19.3%,用户规模达到1.31亿人,相当于平均5个移动网民中就有近1人是短视频APP用户。短视频风口也成了促成了一条、二更、梨视频、视知等传统媒体人创业成功的最佳注脚。视频作为一种更容易触达用户媒介形态,正逐渐替代传统图文传播,全新的媒介形态不止为传统媒体带来更多想象力,也提供了更强的变现价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专题/选题分析
   第03版:分销视野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世界出版/童书展专题
   第06版:传媒中国
   第07版:传媒中国
   第08版:产业观察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学
   第11版:中国阅读周报·综合
   第12版:中国阅读周报·特别推荐
UC订阅号升级“大鱼号” 阿里文娱投入20亿重金
传统媒体打造视频产品的正确姿势
赫斯特中国高层大换血
第一财经上线融媒体应用“正在”
融合商业模式尚在探索
中国图书商报传媒中国06传统媒体打造视频产品的正确姿势 2017-04-11 2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