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方略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双创”方针对于做好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工作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版权运营而言,创造和创新不但是一种迫切的时代需要,也是一条繁荣出版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水浒传》的版权运营为例,粗浅尝试解读和探寻“双创”方针的实施路径。
一、重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论断
(一)创造性转化实质上是创造性“扬弃”。创造性转化的本质和核心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内容的取舍、扬弃、提炼、表达,目的在于激活其内在生命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指引,同时解决“转化什么和如何转化”的问题。浩如烟海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毕竟是产生于遥远的时代、长期浸润于历史长河中的产物,与现代人多有隔膜。在版权运营中,我们要做的是深入挖掘其富含积极思想理念、正确价值标准、优良审美风范的部分,创造性扬弃,激活其生命力。“扬弃”是一种历史担当与责任,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创新性发展实质上还是“推陈出新”。新时代的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本身的内在属性,决定了我们在版权运营工作中必须要以创新为引领,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呈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展现新魅力,给人民以新感受、新启迪,从而实现“推陈出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进行“双创”的实施路径,以《水浒传》版权运营为例
(一)注重版本的选择。《水浒传》版本系统纷繁复杂。我们在进行版权运营时,应尽量选择权威的、公认的、相对完备的版本系统,除非专业研究外,不宜选取举世罕见的、尚未得到认可的冷僻版本。尤其是给青少年看的艺术形式,应选择经过业界公认的专家学者批注过的本子为好。
(二)关注主旨的提炼与价值引导。严密关注《水浒传》的主旨提炼与价值引导是全部《水浒传》版权运营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双创”点。《水浒传》的主旨众说纷纭,其中 “替天行道说”和“忠义说”更多地挖掘出了《水浒传》中于当代社会建设有裨益的忠义思想、侠义惩恶、勇武互助、敢于担当、呼唤公平的英雄主义民族性格等,值得大力倡导和弘扬。我们在版权运营中,要注重弘扬《水浒传》中积极有益的文化精神,通过表达和挖掘这些优秀文化因子,传递和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民族心理。
(三)在艺术呈现方式方面需要更多创造和创新。
1.传统图书。又分为两大领域:古籍整理出版和通俗普及出版。当今,《水浒传》各种版本的整理出版一直是古典小说整理出版界的热点,随着海外流失文献的陆续被抢救整理,《水浒传》的版本整理出版的成就也更加突出。这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工作,也借助了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这属于“双创”方针的基础层面的落实工作。另一方面,是各种类型的原著,或者是改编、选编、故事集、插图本、漫画本等通俗读物。在《水浒传》的通俗化、普及化方面的版权运营,一定要理性判断、科学取舍、尊重著作权人的劳动,选择质量上佳的整理本作为底本,艺术呈现方式宜丰富多样,艺术创造应“源于原著、高于原著”,既“根红苗正”,又生动活泼。避免脱离文本主旨的过分艺术渲染和不恰当的过分创作。
2.影视剧。显而易见,《水浒传》的传播,影视剧以其强烈的声光电视觉冲击形式,比纸质文学作品更有穿透力和广泛受众。在当今的影视剧版权运营中,应坚持开挖经典名著中真正弘扬民族精神、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度和独特文化传统的价值内核,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手段,加以多方位创新,让观众感觉《水浒》影视剧既忠实于原著的基本精神,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观后有收获、有感触、有裨益。
3.网游和电竞。当前,泛娱乐产业逐步融合,电竞成行业新风口,继续发势。好的游戏作品能寓教于乐、寓理于物,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最能贴近青年人的喜好。可惜的是,在《水浒传》的版权运营中,并没有找到经典作品与当今文化消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做出真正有内涵的、有教益的、文质俱佳的游戏精品。反观国外一些中国名著版权运作的游戏产品,虽然“看起来很美”,但都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西方价值观和肆意篡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价值观引导完全“跑偏”,值得反思。因此,国内的《水浒传》版权运营更应多下功夫,潜心研究,积极探索,引入专业人士,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把《水浒传》的积极价值通过游戏这种艺术手段生动灵活地展示给消费者,把《水浒传》的“真经”念好。这方面出版机构应紧盯活跃的研究者,提前锁定他们的优质作品,作为下一步版权运营的先决条件。
(四)在智能融合新视域下,《水浒传》版权运营更应注重打造应用场景、致力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形态。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7~2018年)称,中国目前已加速由移动互联时代迈进智能融合新时代。在这个人们生活方式正被深度重塑的新时代,运作像《水浒传》这样的经典作品时,应充分开动脑筋,思考如何把其经典之处用一切可用的新形式展现出来,让消费者爱玩、爱看、爱体验,有裨益。作为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水浒传》的版权运营“双创”的要义在于,充分创新,大胆创造,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智能化、沉浸式、可交互、易接受的文化消费场景——消弭因时代和时空的隔阂感,增添更多现代感,使之鲜活起来,以利于服务当下。
(五)中华文化经典作品在对外版权交流中,应讲好故事,创新表达形式,坚持文化本位,弘扬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水浒传》内在的“全球视野”还是很超前的。
在《水浒传》的版权运营中,实施“双创”方针应将目光投向世界,注重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把《水浒传》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和丰富内涵的精神元素用世界人民认可的、广泛参与的方式传播出去,讲好“水浒”故事,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挖掘其具有全球价值认知的观念和精神内涵,展示其蕴含的优秀中华文化特质。另外,在版权交流中,国内的出版单位应在创新呈现形式、创造转化表达方式、丰富传播手段、获得国际社会认知的同时,避免对中华优秀经典作品的消极面和负面影响进行夸大和放大,应坚持呈现其主流和本质,注重发挥宣传舆论阵地的主导作用,增强文化引领力,提炼出《水浒传》的精神内核以及对于人类有普遍价值的东西并展示出去。对于《水浒传》的国际版权运作而言,不但具有必要性、紧迫性,还具有使命感和宣传责任感。
综上,像《水浒传》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可谓开挖不尽的超级IP,只要研究者、出版者、运营者三方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位,紧密协作,创新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就定能焕发新生机,体现新价值,从而具有更恒久的魅力和生命力,成为服务当下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竭源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舞台上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