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高校教材专题/优案推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
~~~——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教材建设现状与对策
——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
教育学基础课
全国高校教师 教育精品教材
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历史学系列教材
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
影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
特殊教育成长系列丛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饶 涛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教材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教材市场持续规范化,教材编写出版的精品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这其中,高校教材的发展极具典型意义。国家对“马工程”教材建设的整体布局,以及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落地,进一步助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体现出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高校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主干的教育科学(包括心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精干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定位,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教育科学资源,大力推进图书结构转型,为高等教育教材、中职教材、高职教材、教师教育图书、少儿教育图书等体现专业特色的图书板块制定了中长期、“一体化”选题策略,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终身教育出版体系。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通过图书结构转型,不断推进高校教材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高等教育教材板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充分论证、广纳名家,出版了一系列具有高水平的优秀教材,包括本科层次的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系列教材、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以及研究生教材,形成了以《教育哲学》《普通心理学》《现代汉语》《创业基础》《中国史学史》《西方哲学概论》《艺术理论教程》等国家级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为代表,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辐射力、层次分明、特色突出、需求广泛的教材群,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图书结构转型的重要一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涵盖教育学、心理学、中文、历史、哲学、影视、艺术、经济、管理、数学、资源环境等高等教育主要学科,使用对象覆盖国内上千所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必备的具有新颖、完善且适用面宽广诸多特色的高水平教材。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版的高校教材不仅在数量和品种上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高校师生,逐渐形成了自己方向明确的发展思路。

  其一,深耕优势学科,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精品教材体系。

  在高校教材建设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始终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统领,强化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着力优化选题结构,努力提升内容品质,精准聚焦教育心理、人文社科等优势学科,深入研究高校教材市场现状和自身业务发展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品牌带动、立体开发等策略,打造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教材。例如,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1988年出版至今已经30年,历经多次修订,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普通心理学》迄今发行量已上百万册,在当当网和京东网上心理学教材综合排名均为首位,合计约有8万条优秀评论。出版社通过自身对优势学科的教材打造,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获得了高校师生的高度肯定与广泛赞誉。

  其二,对接社会需求,以优质内容和服务提高品牌影响力。

  高校教材只有被广大高校师生购买、阅读并认可,其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因此,以社会和受众需求为指向,提高内容和服务品质、组织开展特色化宣传推广活动一向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升教材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在图书宣传推广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尤其注重利用专业优势、出版优势,通过组织开展培训、沙龙、论坛、讲座等活动,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养料。仅仅在2018年,围绕出版社的高校教材和广大师生群体,出版社积极参与、支持全国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职教学会教材工作委员会出版工作研究中心等各类学术研讨活动近百场,在专业学会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教材编写方式、提高教材内容质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其三,加快高校教材出版转型升级,加速培育融合出版新动能。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与科大讯飞合作成立京师讯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并自主开发设立融合出版实验室,实验室经评审被确定为中宣部批准的20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通过成功举办出版融合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教育·出版”创新论坛,形成实验室立项孵化的第一批融合出版产品并取得较好效益。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融合出版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应用”等2个项目获得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北师数字教材”“京师英语听说训练”整体解决方案全面升级,“京师E课”“京师书城”等平台的建设维护工作持续更新。高校教材通过以上丰富的融媒体手段,得以更精准满足不同学校的分众化需求。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推出的“十三五”创新创业“立体化”系列教材《创新创业基础》,根据课程本身教学需要的特殊性,特别开发了师生在线的“创业”模拟平台等融合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纪录片创作教程》在荣获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教材与平台共同学习”的优势,提升了出版社由“传统出版”的思维惯性转向互联网传播的“服务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教材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和载体,具有培养国家未来核心人才的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将持续深耕优势学科,以更加优质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服务对接高校教育需求,以高质量、融合性、多元化、精品化的高校教材内容,夯实自身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研发基地与出版基地的使命,持续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高校教材专题
   第03版:高校教材专题
   第04版:高校教材专题/优案推介
   第05版:高校教材专题/广告
   第06版:高校教材专题/综合
   第07版:分销视野
   第08版:主题与重点出版工程巡礼
   第09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0版:文创中国周报 版权
   第11版:文创中国周报 艺术
   第12版:广告
高校教材建设现状与对策
北师大版高校教材精品推荐
中国图书商报高校教材专题/优案推介04高校教材建设现状与对策 2019-04-02 2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