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行业发展的好坏,不仅要看到多少家店铺倒闭,也要看到有多少家门店新开,有多少年轻人进入到该行业。值得欣喜的是,即便实体书店仍然未找到一种最合适发展的路径,但由于新力量的加入,书店正在从“千店一面”,走向“千店千面”。新入局者以新的理念,创造了新的模式,这种新的模式,既是书店的当下,也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书店未来的样子。
张潇:站在经营者的视角看,当下实体书店的发展进入一个徘徊期,一方面是以设计为主导的模式陷入僵局,另一方面真正适合书店发展的模型没有摸索出来。这与近15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书店行业没有及时跟进转型有关,因此在零售行业变革的时候,书店行业总跟在后面,没有从根本上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自2020年疫情开始后,直播电商的兴起已经在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原本对于体验尚且有一定需求,而在习惯了在线消费后,实体店体验与内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进一步弱化,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方便也更全面,同时也有更多渠道寻找到符合自己个性和需求的阅读产品。在此背景之下,书店的选品逻辑、推荐能力也正面临挑战,能否在实体场景里提供易于检索、用户可感知的服务,是目前面临的挑战。
毛恒谊:开书店其实就是堂吉诃德式理想化的实验,它也许会让我更深沉地坠入这个世界中。我认为,实体书店不存在所谓市场模式或者资本模式的商业化认知和理解,其实就是尽可能用自己理想化的样子努力实践,用思想者一样的辩证逻辑和应变思维开展经营。书店不是拍照打卡的地方、不是消费主义的景观、不是商业模式化的资本、不是一个个所谓其实虚伪的理由。书店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它并不完美甚至有许多缺憾,但它是努力而且笃定的;它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人,它安静、简单、温暖、谦和,不浮华、不谄媚,它的艰辛不易都会化作一种亲和的朴实,它会象一个人一样——到来与离开……做好自己,用一种当下的力量活在当下就好。
赵千源:书店是理想生活方式的研究所。一方面,要根据读者的需求指定产品规划,真的让书店成为大家一个可以发现和感受生活之美的所在;另一方面书店的小场景、小氛围营造也极为重要,通过氛围的打造,得到读者的认可,传播书店品牌。
吴从伟:读书学习如一日三餐,只有搭配丰富的食材,才能为人提供丰富的营养。未来的书店会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丰富,目的只有一个:从品质出发,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因此,墨点世界书局将依托图书产品为核心,尝试搭建活动生态系统,智慧书城系统和合作链接的平台。
赵恒宇:书店应该打造成为美学生活空间。在发展中,要在潮流大局中把握机遇。闻山君竹书店很多的业务在横向拓展,等到一定时候,就会开始深入挖掘每个项目的潜力,往纵深开拓,提升专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