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股市重上3000点之后,物联网概念又开始成为一个新的市场热点。一直关注物联网在书业使用情况的一位专业人士发现,书业也在尝试拥抱物联网,一些图书馆已经有了较完善的应用,实现了实时查找图书、自助借还书等应用,但出版发行环节目前的应用仍是星星点点,更多的说法是听说过此名词,但感觉离书业很遥远。物联网真的与书业相距甚远吗?
大家懵懂之时,
已有先行者悄然张网
其实星火何尝不会燎原?物联网并不是一项新技术,而是对技术的新应用,将给传统行业赋予新生命,找到新发展路径。当业内很多人士还对物联网懵懵懂懂时,已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物联网的实践。2010年8月31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下属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国内第一本植入RFID电子芯片的图书——《古画》。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指出,该书的问世,标志传统书业的物联网时代即将开始。《古画》实现了四个创新,目前国外尚没有成熟的物联网应用于出版业的整体方案,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在探索物流物联网建设等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如在运输环节实施可视化实时管理与调度,企业能实时了解货物目前所处的位置,实现运输货品、线路、时间的可视化跟踪管理,并可以提前预测和安排最优的行车路线,帮助智能化调度和多式联运的高效管理。
此外,黑龙江省新华书店等发行部门也已在运用物联网技术。在黑龙江新华书城网上书店,门市卖场的销售、批发以及全省教材发行的征订、汇总、到货、运输都和物联网有关联,信息流的数据运转、监控等方面都在物联网的应用范围中。
物联网,对书业并非狂想
物联网能给书业带来什么?物联网不是科技狂想,而是一种应时代之需而生的实用技术,其核心是业务和应用。对出版业而言,内置了电子芯片的图书,其实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物联网与出版行业相结合并且深入试点,将涉及到出版、物流、零售渠道、图书馆、数字版权监管各个领域,并且可以实现图书流通数据实时分析、物流追踪、高效零售、智能书架、行业监管等多种应用。
直面现实难题 通过对几个传统行业的比较分析,重庆哲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成发现书业有一些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由于书店与出版社长期形成的代销关系,出版社对行业控制非常弱势,没有能够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反而是被产业链牵着走。另一方面,电子书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越来越大,从业人员也很担忧,但除了投靠电子图书也别无他法。还有出版社都在进行体制改革,市场化经营要求出版单位要有准确的市场判断和更高效的生产效率。物联网会让书业变得高效、透明、可控,可以解决当前书业的许多现实难题。
刘清华谈到,物联网在出版业应用后为企业、行业、产业带来的创造性、革命性的变化,将改变目前出版业的防盗版、信息孤岛、流通数据延迟、标签重复建设等诸多现实问题。以《古画》为例,通过将RFID芯片植入到该书书脊,相当于让一本图书从印刷开始就有了一个“身份证”,从进入发行流程就加以监控,版权人是谁,哪家出版社出版的、哪里印刷的,甚至发行物流线路、销售门店等信息,都可以通过内置在书页上的电子芯片设置和获得。(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