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四川华文轩零售事业部副总经理曲莉莉介绍,新华文轩下属门店重装的背景有两个:一是安全隐患。门店装修时间较长,由于前些年的装修标准较低,或年久失修,在防水防火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故需要全面整修。二是经营需要:提高销售规模,打击竞争对手。曲莉莉解释说:“如今商圈好转,许多门店所处地区经济条件较好,具有很大的销售潜力,但是门店原来的展示设备陈旧,不能适应目前图书开本的变化。最重要的是,门店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商品结构调整,尤其是主营商品(图书)和联营商品(其他业态)的结构调整,使得实体店的重装不可避免。”她还表示,书店在调整改装后还要引进其他业态,在保证图书音像产品销售额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其营业面积,增加其他业态,实现多元发展,构建“一站式消费平台”。
实际上,大部分实体书店每年都会根据销售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并以此作为“噱头”来吸引顾客。但这样的调整对于经营业绩的推动毕竟有限,在提升品牌方面也难有作为。所以,今年来,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严峻的销售形势面前,很多实体书店举起了改革的大斧子,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重装调整。不难发现,每个实体店的调整不尽相同,但无疑都是为了更进一步地整合资源,为未来的发展开疆扩土。
前期做好调查,后期持续发展,
细节决定重装成败
记者采访发现,此次重装中,营销细节成为每个书店的攻关重点,而如何让重装后的书店适应未来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据霍宏明介绍,重装动工前,自己利用每次出差的机会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搜集其他书城的重装信息。在多元商品的选择上,则坚定地本着相近、相邻、相关的原则,中央书店处于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上佳位置,儿童服装等他业产品给出的租金价位非常高,但由于其与图书距离太远,中央书店舍弃了。
除了异业产品的引进,中央书店在重装后变原来5层书架为7层书架,最大化地利用了空间,以增加新的图书品种,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统一制作了营销分类牌、导购牌,新的分类牌和导购牌让读者找书更加容易,体现出以人为本,为读者着想的理念。更换新的节能美观的照明设备,为读者创造更好的购书环境和阅读环境。
而新华文轩的曲莉莉提醒,在改装时,最需要注意的是门店定位和商品定位,以及设施设备的匹配。新华文轩的重装涉及消防、空调、扶梯、导购导视系统等设施设备,在一些基层店的营销上,更为周全地考虑到了读者找书的快捷性。比如超级经典、铂金图文等创新性类别的出现,就是着力在营销上的。
绍兴新华书店的此次改装,更多地把重点放在了考虑书店未来发展趋势上。据悉,重装后的书店格外注重书架布局的合理性,提出了既要有较多的陈列面积,又要有舒适的视觉效果,同时开辟读者休息阅读区的要求。譬如社会科学区的圆弧形休息区,上层陈列图书,下层供读者休息,既美观,又实用,很受欢迎。而扩大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类书籍的陈列面积,则是考虑到目前这类图书的阅读人群在增加,主要是职场的需求增加。5000平方米的新卖场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书城也十分注重布局,注重图书之间的关联性,将一类书籍或者某一类人会买的书籍放到一块儿,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买到想要的书。
可以看出,虽然每个书店的重装调整侧重点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因势利导,在小细节处下足功夫,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书店未来的发展,力求给人以良好的“体验感”,实现店面与读者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