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在期刊业的春天似乎真的到来了,国内的期刊社大都已经认识到,二维码正是一种为纸版内容搭接数字化成分,并提供良好用户体验最便捷的方式。3G智能移动终端的高速普及为二维码在杂志数字化中的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为新的阅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维码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分布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图书、广告、包装及个人名片上。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上网,阅读,下载图文、音乐、视频等,可以了解产品、参与抽奖、获取优惠券。随着手机3G时代的来临,二维码还可以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领域发挥快速通道的作用。
二维码与APP应用、搜索引擎等同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在日本,通过二维码实现的移动商务、导航和位置服务、名片识别和输入、快捷付款和影视节目指南等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期间,很多国内读者也发现,各种报纸、期刊、奥运营销印刷品,以及网络媒体,正在全方位运用二维码技术改变大家的奥运阅读习惯。比如《广州日报》、《现代快报》等传统纸媒上,刊登的奥运新闻旁会附上一个二维码图案,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安装的扫码软件拍下并解析,就能获得与该新闻相关的延伸资讯。
二维码首先在杂志内容呈现上带来了极大的延展。二维码以及AR(增强现实)技术令杂志达到了真正多媒体化的呈现,同时将相当多的内容与功能通过二维码与纸版杂志相对剥离,实现了某种意义上杂志随身化的便捷。用二维码链接线下与线上,拉近了杂志与读者的距离,告别了单调的图文显示,也使原本的平面传媒更加立体化。显而易见的是,二维码应用也解决了杂志与读者的即时互动的难题。根据投票及二维码所反映的读者意愿,可随时调整、更换二维码网址所链接的内容,获得更高的读者关注度。
通过二维码将信息、广告、优惠活动和二维码相结合,能够打造线上、线下强有力的促销工具,获得更显著的广告效果。这样的全媒体广告将强有力地提高线下广告的转化率与二次营销转化率,进而实现广告价值的延伸,增加广告主忠诚度。
同样的,我们可以设想杂志增值服务的相应提升。二维码带来的所见即所得式的购物体验足以使杂志成为一种销售渠道,这是杂志和二维码对用户价值的二次挖掘。在一线城市有过地铁“一号店”等电商模式购物经验的用户们可以相当直观地感受到其流畅、便捷之处。通过杂志上扫码后直接链入电子市场,或下载对应电商手机应用,二维码把杂志变成了平面的电子市场。电子商务一直是人们对于期刊数字化路径的期许,二维码在这一方面可以节省用户时间,简化用户操作,有效地提高杂志增值收入。在包括《第一财经周刊》在内的诸多知名刊物上,都可以扫码订阅杂志,打破杂志传统的销售渠道,增加纸版及数字杂志销量。消费者可足不出户进行在线购买,非常方便快捷。
在国外杂志二维码应用的趋势上,刚刚在国外媒体发布的2011杂志广告中的QR码分析报告中,前100名杂志中有4468个QR码,从一季度的352个,增长到四季度时的1899个,增长了439%,其态势喜人。在海外很多国家,二维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广告中包含二维码的比重逐月上升,2011年12月达到8.36%,这些二维码应用可为媒体商、广告主提供丰富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国内方面,2012年,二维码被各知名杂志争相引用,国内约40%的平面媒体,如《精品购物指南》、《风尚志》、《优品》、《男人装》、《成功营销》、《1626潮流双周刊》、《故事会》、《时尚生活导报》等纷纷加入了二维码元素。二维码作为传统媒体进行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工具在媒体圈已经全面爆发。
随着技术应用的推广,国内现在在二维码领域也已涌现多家实力不俗的企业,可以为媒体企业提供品牌营销、新品推广、促销活动、自动建站和市场拓展等服务,并实时监控方案实施效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在内容分销、二维码广告营销解决方案等方面,都将更加人性化地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软件功能支持。
以北京灵动快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其产品“快拍二维码”已在超过200家应用商店上架,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商品条码库总数已达600万,累计激活用户数超过2000万,每月超过1亿次扫码量。灵动快拍与《人民日报》、《钱江晚报》、《大河报》、《成功营销》等平面媒体均有合作,并为运营商及终端厂商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