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帕尔为我们设置了一系列陷阱,就在他的畅销图画书《幼眼看世界》里。
刚拿到这套书时,我第一时间就陷入了他的第一个陷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庭、和平、读书、感觉、没什么大不了、地球……什么啊,这么杂乱的主题怎么能放在同一套图画书里?
如果我是一个稍有点武断的读者,可能就错手放过。好在,我还稍有点耐心,我也杂乱地看起来。“有的妈妈开小汽车。有的妈妈骑摩托车。/有的妈妈穿牛仔裤。有的妈妈穿晚礼服。/有的妈妈下雪的时候陪你玩。有的妈妈下雨的时候陪你玩。/所有的妈妈都喜欢和你待在一起。……所有的妈妈都爱亲亲你,抱抱你!”同样,这世上还有不同的爸爸,不同的爷爷奶奶,不同的家庭……可无论怎样不同,爱孩子的心永恒无变。正如书中所说,“不管你怎样,我都爱你”!
读到这里,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一套讲亲情、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的书,那你就惨了,你会像我一样,稍不留意就落到陶德·帕尔设置的第二个陷阱里!
“所有的妈妈/爸爸都希望你成为真正的你自己”这句话困扰了我,它甚至是两册书的压轴语。什么是“真正的你自己”?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为什么陶德会认为“成为真正的自己”会比其他期望更值得我们关注?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学着从西方人的角度去理解,终于,在继续阅读了他后面的5册《没关系》、《我不害怕了》等书后,我摸到了陶德的爱的边缘。我想,陶德在创作这套作品之前,一定曾回忆过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也观察过身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许他觉得“成为快乐的或成功的或有用的人”太过宽泛,不够具体?或者太过苛刻,不好实现……
无论怎样,陶德用他特殊的排比句和童稚的画面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那就是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天赋能力,不要因为攀比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要因为孩子与众不同而去改变他的天性。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做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陶德将爱的教育升华到了社会,也落实到了细节,读他的书,感觉像走在一个缤纷可爱的童话世界里,又像踟蹰前行在一个哲学的幻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