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朝露,在短暂的时光里拥抱生命的永恒风景,不只是孩子才需要学习的内容。
亲情,一种朴实无华的情感,在我们还没有光临这个世界前便先期而至,伴随我们度过漫漫人生旅途,待生命悄然逝去,它依然还在默默流淌,甚至穿越时空而延续。总以为,令人潸然的情感抒写总存在于成人类书籍,然而,在读过《假如再给我三天时间》后,让我对亲情、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一本写给孩子关于爷孙俩间有爱的绘本故事,更是写给每一位需要深刻体会和理解“时间”和“生命”内涵的成人。
故事以小兔子图纳和外公的亲情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图纳很爱他的外公,放学后常常去帮他种菜,跟他聊天,和外公在一起的时光特别快乐。不过,图纳觉得很奇怪,外公为什么会老呢?原来,外公在和时间赛跑。可是,谁又能跑得过时间呢?于是,外公想了个主意,过生日的时候,他让每位亲戚朋友都送给他三天时间,这样外公的时间又多了好多年,慢慢地,他就变得这么老了。可是今年生日,外公不想再要三天时间的礼物了,他让图纳告诉所有人,他想要一些书、CD和DVD。过生日那天,每个人都送了外公想要的礼物,卷心菜大蛋糕、影碟、或音乐CD。接下来的日子里,图纳总能看到外公坐在摇椅上享受这些礼物带来的乐趣。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外公越来越老,终于有一天,他安然逝去,再也没机会过生日了。大家都很后悔,为什么没送他三天时间作为生日礼物,只有图纳理解外公。
和图纳的外公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但我们谁也跑不过时间。于是,我们长大、成熟,无可奈何地变老、逝去。该书的作者雷米·古琼没有直白地讲述这些关于生命、死亡的问题,而是用对比的手法来传递态度和立场。比如,在图画方面,透过封面,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大块咖色和鲜亮的黄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咖色和刮擦的部分可以看作是旧事物和衰老的象征,而鲜明的黄绿色则是新事物、生机和活力的象征,它们和老兔子、小兔子的关系也形成了呼应。在外公生日那天的图画对比也尤为明显,作者用黑色的、刮擦手法的影像来表现外公的衰老,而另一边,则用各种鲜亮的色彩来表现孩子们围着蛋糕的生机勃勃。虽然外公没有力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但是孩子们可以帮他。作者通过这一对比体现一个反哺的过程:父母养大孩子,孩子孝敬父母,这也是一个传承的过程。
故事的结尾,外公去世了,但因为弟弟的降生,扭转了前页悲伤的氛围,给人们一种希望。因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可能是另一种开始,外公的生命在下一辈的身上延续了下去。面对外公的死亡,我们也注意到,图纳和其他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其他人后悔,可能不光是因为觉得没有挽回外公的生命,更多的是他们没有在外公活着的时候多陪陪他,等到外公去世,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了。而图纳不后悔,他每天都跟外公待在一起,并且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他没有遗憾。至此,作者也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成功传达出故事的主旨:图纳理解外公对于生命的思考——生命的价值并不是按照它的长度来计算的,人的快乐也不是。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去思考,什么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总以为时间还很多,为自己找了无数借口,逃避感恩、陪伴、欢笑,却在命运和无奈中抱憾和后悔。其实,我们并没有很多时间,生命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一次只有一晃而过的几十年。而在几十年之后,我们并没有这个故事所“假如”的“再给三天时间”。请把生命的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认真对待,在生命的最后,笑着说:“我做完了我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