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人。初识作者是那部《燕园粉红的回忆》,有点村上春树和米兰昆德拉式的、小资情调的作品。而这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让不由得让我感到震惊,那种冷静的现实主义风格,那种刺骨的诙谐和嘲讽,让我不由惊叹,这怎么可能是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的作品。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不取巧、不粉饰、不放大、不偏激、不邀宠,对人物命运脉搏的把握拿捏到位,为读者展示一幅北美移民这个特殊群体下小人物的生活画面,他们在生活中的挣扎、迷惘和爱恨情仇,作者以冷静的笔触描绘人性的弱点和光辉。
开始阅读这部作品时,通过陈思诲密会徐莲以及陈思诲和胡爱萍在酒吧的Deck上翩翩起舞,我原以为这又是一部小资情调的作品,但在接下去的阅读中,让我不由得感叹作者别具匠心。首先对小说主人公秦晓莲命运脉搏的把握,作者并没有按照常理出牌,初读秦晓莲的故事,基于对这个在经济上不得不依附于配偶、生活处处低眉顺眼、逆来顺受的小人物同情,我原以为作者会让这个小人物在这场婚姻和感情纠葛的危机中,命运彻底地触底反弹。但作者没有,她让秦默默地吞咽下这个苦果,尤其是秦在主动提出离婚,并淡泊于法律给予夫妻共同财产以及经济上相对弱势一方的权力,这个把所有身心都倾注于家庭的女人,在惊闻噩耗的时候不是五雷轰顶,而是一种放手后的释然,这个在生活上处心积虑、谨小慎微、甚至可以说是如履薄冰维系家庭完整的小人物活得太累了,太憋屈了,那一刻那种如释重负的解脱让我读到此处不禁潸然泪下。
还有陈思诲这个人物的塑造可谓匠心独运,起初我认为作者对这个有点文青味道,喜欢吟诗作赋的男性人物有自己的偏爱,直到陈在考虑是否离婚时列出那一系列经济账单来权衡得失的时候,我不由得拍案叫绝,这无疑是作者的一处生花妙笔。那种不见斧凿的嘲讽和揶揄,把一个事业获得一点成功,小富即安的北美移民中产阶级形象刻画得可谓入木三分。这也是很多读者对这个人物深恶痛绝的原因。其实这样的人物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作者用写作的笔拉进了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的距离。
重要的不是治愈, 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在厄运来临之时,现实生活很难找到一剂药到病除的良药,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学会适应和让自己坚强、明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是我们遭遇生活危机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