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芳(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社会大众对世界音乐的兴趣与日俱增,这从大学音乐课程的普遍增加、唱片业中“世界音乐”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国际市场上音乐表演的不断涌现等现象中可以管窥。大众对世界音乐的兴趣也大大促进了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而原有的音乐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目亟待更新。为此,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世界音乐系列”丛书,全书共23册。《日本音乐》为最新一册。
《日本音乐》的写作目的首先是理解日本当代的音乐,因此作者关注了它的现状,同时也不忘它的历史背景。该书有3个主题,分别是日本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与联系;在历史进程中音乐艺术在日本逐渐形成的流行化现象;日本艺术的文本间性。
在第一章中,作者认为日本音乐与其他文化的接触发生于当日本向西方看齐,并使得整个民族快速地进入现代化社会之时。第二章,作者关注日本在公元1000年前从其邻国——中国、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输入音乐文化,并由此形成雅乐的过程。第三章主要讨论在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日本国内的音乐发展情况,论证了日本音乐由属于个体或群体的音乐慢慢被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的音乐流行化过程。作者认为日本流行音乐的成功与日本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尤其是外来文化的输入。作者阐述了日本古代的宫廷音乐和新兴的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在第四章中作者详细探讨了在此之前简要介绍过的艺术表演形式,如能剧、歌舞伎以及黑泽明电影音乐等。对文本间性这个核心思想的讨论在第五章以不同的形式再现,此外还有对爵士乐真实性和现当代古典音乐真实性的讨论。第六章则是对日本音乐对世界音乐所作出的贡献的阐述。从作者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日本充满生机、兼收并蓄的文化,流行与古典音乐的融合以及在国际化进程中对民族性的反思,最终形成了日本音乐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
作者在文本中介绍了对日本音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日本音乐家和音乐流派,如野坂惠子、生田检校、山田检校、宫城道雄,以及筑紫流、八桥流等。该书结尾还附上了专业术语表,在这一部分,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在日本音乐中会反复出现而一般人不太了解的音乐词汇,如盘涉调、演歌、花道、普化外曲、普化本曲、囃子、女形,等等。通过这些专业术语,读者能够大致了解日本音乐的古今风貌,同时,它对理解文本内容必不可少,因此建议在阅读该书之前先行浏览专业词汇表。
这本书是作者长久以来体验和实践日本音乐的一个成果。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教师可以参考它来设计自己的课程,或者从一系列案例研究中选取一部分,自行选择音乐内容开展教学。该书还有一些特色,比如,案例研究聚焦某种特定文化,或者关注一个在音乐上独立的区域。不论是何种形式,它都比普通的田野调查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