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像《红唇美猴传奇》这样的优秀原创少儿科普图书,每一本都足够让我敬畏。同样身为一名知识传播者,我很明白一本以大量观察记录与实证为基础的科普图书的产出之艰难,同时又对它日后的境遇有一丝忧虑。毕竟,它没有引进版科普童书的风趣热闹,也不见儿童文学图书里的恣意幻想、童年成长。直到《红唇美猴传奇》拿下“中国好书”,这股久已集结的力量终于“爆发”了。
小窗口里见大世界。当下少儿科普图书早已告别了大、厚、全的姿态,一场生动有趣的阅读可以从一个池塘、一截枯木说开去,召唤起生态链上的植物伙伴、动物邻居、微生物敌人,在一个紧密联系的小世界里展现一方自然里的方方面面。化大为小,从小切入口来把握大主题,是适宜孩子的认知方式、受孩子欢迎的科普阅读方式。《红唇美猴传奇》从云南白马雪山响古箐的滇金丝猴单一物种入手,用孩子们所熟知的四季更替为经,以婴猴的家庭成长故事为纬,介绍滇金丝猴的行为生态、社会结构、求偶策略、繁殖策略等。论珍稀程度,滇金丝猴的地位不输给大家共知的国宝大熊猫,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44万多年,是除人类之外栖息地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走进高山密林,记录了这群高山精灵的传奇故事。
有情感、有腔调。书里60多张高清图片,每一张都来自亲身实地的拍摄,每一个发现都来自有据可考的观察与记录,十年乃成。也许和研究者们付出的大量心血相比,这本书里呈现的内容实在是九牛一毛,但我却从中看到了原创少儿科普的希望。《红唇美猴传奇》是一本有情感、有腔调的科普故事书。作为研究者的作者以第一人称“我”出现,成为每一段故事的见证者。大量心理活动的真实再现让整本书都拥有极强的代入感,比如“我”向猴妈、姨妈们求饶的场景、大圣的贪玩与好奇、主雄猴的傲娇等。
创新与巧思。对待这样一本资料浩繁的观察记录,编者也非常用心。首先是时间线的梳理,以四季为小单元,每个单元紧紧围绕一个生活行为主题;每个单元里又逐月通过婴猴大圣和伙伴们的生长情况来展开它们的森林生活故事。其次是故事线索,用婴猴大圣一家为代表的滇金丝猴群在一年的时光里,日常家庭生活、遭遇的变化和与外界的行为联系,从而集中介绍滇金丝猴的行为生态等。再次是故事的横向扩展,全书并没有单单只说滇金丝猴,而是在滇金丝猴生活的响古箐森林现场,在生态环境体系里去介绍滇金丝猴,气候变化、随气候变化而来的植物此消彼长、动物天敌的出没等,让滇金丝猴的生活故事相当丰满且趣味十足。
除了研究者自述的与滇金丝猴交往过程中的所看、所思,这部分皆采用故事化的呈现,每个故事后面还配有猴博士小讲堂或者猴博士观察笔记,或者二者兼有,这两个板块为知识延伸阅读内容,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信息。故事化内容与知识性内容互为补充,再加上视频二维码的应用,视听、图文结合,让图书的内容更加全面、立体,趣味性和科学性兼顾,更加符合一本少儿科普图书的范式。
少儿科普书究竟要带给孩子什么?在被各类知识点包裹的内容之下,孩子们需要从中获取一些面对未来生活时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学习如何搜索和解码信息,以解决不可知的问题。这些在《红唇美猴传奇》里就能找到踪迹,孩子们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