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郑春华笔下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陪伴了几代人成长。作家善于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发现美,善于捕捉生动、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她更善于蹲下身平视孩子,准确细致地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读郑春华的作品,我们总会从中看到爱与智慧、想象与幽默、文学与艺术的融合,获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感动。在新作《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里,作家用“一支彩笔”和“一颗善感的心”将童话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作品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
该作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中篇童话,借助七只流浪猫的故事呈现一个有爱、有趣的猫咪世界,映照出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七只流浪猫生活在一家小小的、旧旧的小卖部前,它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经历各不相同,建立了真挚的友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某天小卖部即将被拆除的消息打破了平静的生活。作为流浪猫,似乎只能接受人类的安排。然而,它们不舍得分别,不舍得离开。于是,七只猫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慢慢影响着这个城市里的人们,最终彻底扭转了小卖部的命运。作家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一深刻主题巧妙地融入童话,通过讲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猫咪的故事,作品自然地向读者传达了关爱生命、善待动物的理念,读来轻松、有趣却无说教之感。
作品从动物故事出发,跳脱出单纯的动物故事,反映社会意义和价值思考。这使得该书区别于一般的动物主题童话。作家围绕着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小卖部的存留问题,为读者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将小卖部改造,为小动物们保留下生存的天地。准备买下小卖部和中心花园的人来小卖部周围实地考察,当他看到七只猫后,回想起一件童年往事。他“叹了口气,然后蹲下来,挨个摸摸七只猫,摸了很久很久。”考察结束后,他重新做出了一个决定——不拆小卖部,不拆中心花园,不造大楼,用这笔钱来改造小卖部和中心花园。当我们为小卖部和七只猫的命运揪心时,看到这样的情节,谁都会会心一笑。好消息传来时,店主高兴地和七只猫“紧紧拥抱在一起”。七只猫竖起尾巴,向着改造后的小卖部一起放声高歌。“歌声在小卖部门前腾飞,盘旋在轰轰街上和绿毛路上,为这个城市里每一个起早贪黑的人送去最温暖的祝福。”作品在结尾处让读者看到一幅美丽、温馨的画卷。
除了立意和内容,作者在创作手法和叙述方式上,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作家将七只猫拟人化,猫咪不再是沉默的、开不了口的动物,而是被赋予了不同的性格和丰富情感,甚至能像人一样思考。贯穿全书的小卖部既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人与猫的情感寄托地。作者从一个新颖的动物视角讲述七只猫的不同经历,以及人与猫、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故事,从而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郑春华擅用“浅语”讲述故事。她的文字单纯明快、质朴平实、浅显易懂却饱含真挚的情感,富有艺术性和诗意的“浅语”将七只猫的动人友情及猫咪世界的秘密描摹得活灵活现。该书中有一个有趣、有爱的猫咪世界,一个感人至深的守护家园的故事,孩子不可错过,大人也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