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康
从2017年至今,《花友植物学》课程已经开办了5年。总有学员咨询参考书,甚至还有人让我们推荐教材。去年,我偶然看到了《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仔细翻阅后,我感到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2018年,在英国出差时,我第一次见到了该书的英文版。当时,它作为新书摆在植物园书店的显眼位置。后来去美国出差,又在美国一些植物园的书店里见过。偶遇过几次,一直没有入手,主要是因为这是一本面向公众的入门级科普书,对于囊中羞涩的我来说,要把真金白银放在专业书籍上。当时,我还在想,如果有人把它翻译成中文,一定要买上一本,推荐给朋友。
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中文版的《指南》。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向《花友植物学》课程的学员推荐了该书。《指南》内容编排合理,文字平实易懂,适合非植物学出身的园艺或植物爱好者。作者把不同类群的植物放在一个架构里,寻找植物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用生物演化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植物,会让科普书丰富、有趣。由此读者才不会感到植物学枯燥,才有兴趣继续读下去。
当然,书中还是作了知识铺垫。虽然篇幅不大,但还是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以及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概念。这些内容就好像知识架构中空间分割的隔板和重要连接部件。
全书以“科”为单位介绍主要植物类群,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生活周边常见的75个科都有了。为什么要以科为单位?刘华杰在序中作了解释。的确,对于初学者来说,“纲”与“目”都显得太粗犷,有些特征不太容易观察,即使观察到了,对于细分植物种类来说,也很不实用;而“属”和“种”的内容又十分复杂,掌握起来工作量太大,不容易上手,往往令人半途而废。“科”与“科”之间界限明显且易于观察,掌握起来要容易很多。因此,这也是推荐该书给学员们的一个主要原因。值得称赞的是,中文版译者把索引换成了中文的拼音顺序,这简直不能更贴心了!
该书的英文名字为“RHS Genealogy for Gardeners”,其中的“Genealogy”一词是谱系或者宗谱的意思,这里面其实是在强调植物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指不同科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与不同,同时也指出了同科植物的相似之处,以及相同原生环境下不同科植物的相似性。在这一点上,有些英国园艺爱好者感受颇深,他们在评论中说:“读完这本书,扩展了他们在自己花园中植物种类的选择范围,可以尝试栽培更多种类的植物,增加了园艺体验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在英国,该书的读者群主要是园艺爱好者,尤其是那些勤劳耕耘在自家房前屋后花园中的家庭园艺爱好者们。所以,书中介绍的植物类群都是观赏性比较强的花卉、果树、蔬菜等植物,同时配图也都是植物绘画,甚至还有微观解剖图,兼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读者甚至可以对着图,打开自己家的冰箱或者走到花园中,对着植物的某个器官进行观察与研究,理解植物的关键识别特征。这种方式适合英国人,也适合我国的植物爱好者。即使没有自己的花园,走进周边的公园或者绿地同样也会有不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