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古籍出版专刊/优案推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后出转精,经典古籍走进大众视野
《唐女郎鱼玄机诗》 (唐)鱼玄机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版/2280.00元 ISBN:9787559845948

  ■王 琦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以下简称《鱼集》),为宋刻孤本,2008年收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1070。该书正文仅十二叶,但镌刻秀丽工整,刀法纯熟精到,用上好皮纸印造,墨色晶莹,版印极为精美。该书迭经朱承爵、项元汴、黄丕烈、袁克文等名家递藏,钤印累累,灿然可观。所收历代题跋、题诗、题款及绘画多达十四叶,篇幅超过正文。

  《鱼集》仿真本目前在孔夫子旧书网平台有近10个在售版本,但为大众熟知的程度并不深。徐蜀先生于1999年、2003年策划出版过《鱼集》仿真本,得到业界一致肯定与高度评价,但近年来随着拍摄、印制、装帧工艺等技术的精进,这部书的制作工艺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那么,怎样后出转精就是此次制作的重中之重。

  匠心打磨细节,优化读者观感

  《鱼集》中有一幅画家余集所作小像,旁有袁克文用蝇头小楷所作题跋。为使题跋原样展现,在前期的图片采集过程中,除了页面整体拍摄,团队特采用微距特写方式对其进行补拍,并对不同曝光值的图像进行拼接,通过不断调整图片细节、打样试样等方式,高度复原原书的古韵古香。

  该书木质面板早与书芯断开,木板内侧尚残留粘贴过的痕迹,又贴有一张筠盦(即李瑞奇)书写的内容清单。该木质面板较重,翻阅时容易损坏书叶,故前人未重新粘贴恢复。团队“萧规曹随”,保留了《鱼集》木质封面的现状,包括粘贴痕迹。

  为复刻原书函套的云纹形状,团队在对原书函套高精度扫描后,完整提取图样,与制作厂家多次沟通、试验,完美还原云纹函套的传统工艺,是该书不同于其他版本的一大亮点。

  精选成书材料,尽显古书雅韵

  在印刷前,团队对成书材料进行严格甄选。为达到原书仿真视觉效果,团队联系多家纸厂,从多种纸样中选取与原书最为接近的弱碱性长纤维“连史纸”。在制作过程中,团队专程去常州召开制作研讨交流会,潜心研究工艺效果、装帧形式等,并在后期反复确认装订样,确保精美仿制原书挖镶视觉效果的质量,向读者再现原书经过大家修复后的样态。确认用纸后,美编又根据连史纸的颜色、性能、着色程度等特点进行调色,以保证整体页面的色彩还原度,达到对原作几乎毫发不爽的呈现。

  团队根据原书木板重量、纹路形态、木板颜色等细节进行研究,联系多个厂商生产试样,选定最为接近原书的实木板材。在后续制作时,团队除了对照原书木板选定颜色及厚度,还在高清扫描原书面板字体的同时,对面板字体进行精修,后期通过手工雕刻、激光雕刻、冷激光技术等反复对比,最终选用较为先进的冷激光雕刻技术,以保证呈现效果更接近于原书。函套用料最终选用了色泽古朴、典雅庄重,花纹与原书相似的用料,云纹包角选用质地细腻紧密的洒金宣,与函套颜色相得益彰,整体效果上古意盎然。

  注重印谱考证,提升学术价值

  《鱼集》为鱼玄机所作诗集唯一的宋刻单行本,钤印共计一百二十五方。据书中印鉴、题款,可知流传脉络。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特为此书作序,并对印谱、印主进行精密考证,另附单册,集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于一身,可为读者了解此书背后的历史沿革提供极大便利。在制作时,为了保留钤印原貌,所有印章均未去除底色,只修掉原有钤印下的板框及黑字,完美保留钤印原大及色泽。

  多平台宣传,助力精品古籍走进大众视野

  5000年的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离不开古籍文献的支撑。于很多业内人士而言,《鱼集》在私人收藏领域一直享有极高声誉,但古籍类图书的未来,绝不仅限于一小部分人的手头把玩。随着图书销售模式的不断推进及深化,古籍图书宣传推广及营销也有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在《鱼集》的出版过程中,我们也探索了多平台、多渠道的营销模式。

  《鱼集》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文献出版中心首次在大众化潮流创新平台上发布的古籍类图书,首发后创造了古籍类图书“早鸟档”5分钟内售罄的历史记录,众筹开始两小时内,项目就登上摩点24小时销量榜榜首。当后出转精的《鱼集》走进大众视野时,运用“流量”销售模式,更是让该书的众筹活动较原计划提前31天结束。在读者陆续收到成品后的半个月内,平台反馈十分热烈,好评率达100%。这些“回响”既是肯定,也是动力。

  古籍类图书长期面对着受众面小、专业性强等特点,较难进入大众的阅读视野。近年来国家愈来愈重视古籍保护利用。2022年初,“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其中对新时代古籍宣传、普及工作提出要求:“加大古籍宣传推广力度,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

  在目前新媒体时代下,古籍类图书宣传仍然是艰巨而浩大的工程。结合新时代读者需求、市场需求等方面,积极推动古籍整理向大众化、市场化转型,通过微信、微博、摩点官网等平台的宣传营销,在大众媒体上获得了较强的市场反响。此外,在众筹页面设计、写作思路、文案风格等方面,项目团队都更注重贴近大众阅读习惯,以便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部古籍的历史传承,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让古籍“走出深闺”、走进大众视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籍出版专刊/社长总编谈
   第03版:古籍出版专刊/社长总编谈
   第04版:古籍出版专刊/广告
   第05版:古籍出版专刊/广告
   第06版:古籍出版专刊/社长总编谈
   第07版:古籍出版专刊/社长总编谈
   第08版:古籍出版专刊/广告
   第09版:古籍出版专刊/广告
   第10版:综合
   第11版:古籍出版专刊/推荐书单
   第12版:古籍出版专刊/广告
   第13版:古籍出版专刊/广告
   第14版:出版报道/专题
   第15版:出版报道/专题
   第16版:古籍出版专刊/优案推介
   第17版:阅读/鲁迅文学奖
   第18版:世界出版
   第19版:分销新视野/出版社自播
   第20版:出版报道/编辑手记
   第21版:资讯
   第22版:精品精荐
   第23版:精品精荐
   第24版:精品精荐
后出转精,经典古籍走进大众视野
晚明大儒思想内涵的诠释与传承
中国图书商报古籍出版专刊/优案推介16后出转精,经典古籍走进大众视野 2022-08-30 2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