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剑锋
不少英语学习者可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学了很久英语,也读了很多文章,但一到口语和写作,头脑就一片空白,之前学过的东西好像都想不起来了。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平时积累的知识不够体系化。有些人虽然读了很多文章,但他们仅仅是泛泛而读,没有对其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读完后记不住东西,自然也就无法应用。阅读材料的选择也是一个问题。如果读的东西太杂,今天读一篇散文,明天读一篇小说,后天再读一篇新闻,也不利于形成体系化的知识。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主题阅读”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主题阅读”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读和某一主题有关的文章,以此积累与该主题相关的各种表达。通过这种方式阅读记忆效果更好,学习者更加容易学以致用。
对于主题阅读材料,英语外刊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外刊文章往往信息量大,用词精准,同时文中很多观点也具有思辨性。通过阅读这样的材料,读者可以积累大量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举个例子,下面的段落来自《经济学人》商业板块一篇讲自由职业的文章“The insecurity of freelance work”:
The decline of the conventional job has been much heralded in recent years. It is now nearly axiomatic that people will work for a range of employers in a variety of roles over their lifetimes, with a much more flexible schedule than in the past. Opinion is still divided over whether this change is a cause for concern or a chance for workers to be liberated from the rut of office life.
从上面的段落里可以学到一系列与“工作”主题有关的表达。比如“传统工作”可以说 the conventional job;It is now nearly axiomatic that people will work for a range of employers…than in the past. 是用于阐述频繁换工作现象的经典句子,整句话都可以背下来;be liberated from the rut of office life 意思是“从枯燥的办公室生活中解放出来”,这一表达可以用来说明自由职业或者远程办公的好处。
仅仅从一个段落中我们就可以总结出这么多与“工作”有关的表达,如果是一篇文章呢?10篇文章呢?如果能够坚持对常见话题进行主题阅读,我们将会积累大量的主题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阅读能力,还能提升口语和写作水平。
基于以上理念,我编写了《英语外刊阅读教程》一书。这本书从《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外刊中精选16篇文章详细解析。这些文章按照内容分为“工作”“科技”“教育”“环境”“社会”“文化”“政府”“健康”8大主题,每个主题均包含两篇外刊文章。书中节选的这些文章兼顾知识性与可读性,力求反映最新科技发展。同市面上其他同类型书籍相比,该书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解析详细。该书对外刊文章的解析包含单词、句子以及篇章三个层次,帮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更好地把握作者行文思路。书中文章均带有生词解析,帮助读者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提升词汇量。对于文章中的长句难句,书中也带有详细的语法分析,以扫清理解难点。阅读外刊文章的一个难点还在于其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此,书中也有专门栏目介绍涉及到的欧美文化知识。第二,讲解技巧方面,该书对外刊文章的解析还包含阅读技巧讲解以及语言亮点分析,帮助读者掌握分析以及赏析一篇外刊文章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第三,侧重练习。每篇外刊文章后都附有练习题,题型涵盖了选择题、段落大意总结、造句以及选词填空等,帮助读者巩固主题知识点,了解文章段落以及篇章结构。第四,听读并重。16篇外刊文章均配有外教原声朗读音频,包含英音和美音朗读,可作为听力材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