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育出版 数字教材 智慧教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渠竞帆
金融环境恶化、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通胀居高不下,各行各业都面临严峻挑战。过去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学校转向线上教学,教育出版积极应对社会经济环境及用户市场需求的巨大变化,显示出灵敏而强大的应变能力,取得稳中有增的销售业绩。不仅几家国际教育出版集团从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一直保持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增幅稳居全球TOP50出版企业前列,国内多家教育出版社也在今年上半年提前完成既定目标,销售码洋稳步增长。从本报对各家社的采访及其半年报数据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外教育出版实现销售增长的重要引擎动力。
打通C端消费者,直面需求开发内容。英国教育出版商培生集团调整发展战略后,经营利润实现逆袭——从2020年下滑46%到2021年增长33%,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又分别增长6%和33%。在经济低迷、美国入学人数持续下滑的背景下,能够交出这样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对培生来说殊为不易。培生集团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21年大刀阔斧推进业务重组,并推出“Pearson+”应用程序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Pearson+”APP能够触达更广泛的学习者,满足大学学习及就业培训的需求,使培生新增180万注册用户和近10万付费用户。仅用一年时间,该APP的注册用户数就增至450万,付费用户数增至32.9万。据安徽教育出版社社长费世平介绍,该社围绕智慧教辅、数字教材、课程服务三大板块进行融合出版业务布局,通过内容资源深度加工和落地应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今年上半年实现融合出版业务销售突破6000万元。
数字教材激活率大幅提升,带动用户数量和教材销量攀升。去年秋季以来,美国圣智出版集团以校园教学为主要场景开发的高校数字教材,迎来了学生重返校园后的旺盛需求。高校数字教材提供的线下讨论、测评、习题等功能,既可以降低学生的沟通成本,也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并带来强劲的销售增长。
关注职教领域,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美国圣智出版集团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张奎文认为,职业教育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业务板块,主要源于几方面因素:全球经济衰退将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开放程度将会降低,国际融合呈现反潮流趋势,同时许多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高教市场的发展速度,使高校教学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对职业教育教材和培训的需求更为迫切,这成为培生集团、圣智出版集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等教育社开拓教育出版新蓝海的发力点。培生设立了职业技能板块,通过并购使其企业客户数增至1400家,数量同比增长168%;圣智整合职业发展板块,将原有高校教材的部分资源与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培训和分析工具、测评、实训等功能相整合,为学生求职做好准备并满足新入职者的就业需要。北理工社也面向职业教育市场开发了交互式数字教材、试题库、视频库、网络课堂、仿真系统等多形态内容,同时重视学员职业“软技能”和职业底层能力的培养。
打造多载体融媒体矩阵,为平台导流扩大私域流量及用户数。中外教育社大力开发数字化平台、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数字化载体形式,将多形态内容产品广泛传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为打造新形态教材精品,通过前期名师直播预热、中期开发多媒体教学产品激发兴趣、后期打造宣传矩阵助力的方式,做出了《大学美育》新形态教材,形成品牌效应。该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周粟表示,将针对不同类型课程,对高校课程进行“分众化”升级,以此提升高校文科类教师对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兴趣、热情和信心,使教学向立体化的融合出版信息化建设迈进,最终实现文科教学由“内涵式发展”迈向“跨越式跃迁”。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打造出教材网站+微信平台+教育出版融媒体矩阵,坚持学科课程化、立体化、个性化,推进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的互通与融合。苏科社面对国内“双减”政策落地及家长对素质教育类及多形态产品的迫切需求,开发了阅读类教辅的数字音频、衔接读本的配套音视频等。该社副总编辑陈卫春表示,该社将从建立用户画像、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及数据库两个方面实现教育服务的个性化。培生从今年秋季开始,又发起了面向美国实体书店、网店等发行渠道宣传推销“Pearson+”的攻势,未来还将通过“费用全包式访问”(Inclusive Access)模式线上发行这款APP,助力培生开辟出更广阔的市场。
关于业绩增长的命题,中外教育出版界也有一种共识,一方面要开源,另一方面也要节流。不少企业在疫情期间尝试的居家办公模式得以延续,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经营利润。不少海外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继续推行居家办公模式,部分员工可选择远程办公,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也成为不少企业提升利润的重要武器。如圣智近两年减少办公空间面积,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为员工提供了灵活办公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