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出版专题/动漫图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重塑漫画出版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聂慧超

  漫画行业的市场属性,决定了它会持续更新“游戏规则”。无论是早期的漫画周刊群出版模式、原创漫画作者明星包装营销模式,抑或近年来涌现的漫画产业化发展模式、数字漫画平台发展模式,均为我国原创漫画产业奋起作出很好的诠释。自有妖气漫画开创网络原创漫画平台以来,一批PC端动漫网站和手机漫画APP蜂拥而起,对传统国漫格局造成猛烈冲击,多种动漫杂志在竞争中渐呈劣势,与此同时,国漫在线市场形成了快看、腾讯动漫、哔哩哔哩漫画三足鼎立之势。

  坚持跑到后半程的互联网漫画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在内容生产、运营及开发体系上,除了拥有大规模的内容供给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国漫生产传播体系带来持续的颠覆性改变。在此节点,商报与新老漫画出版人展开深入对话,一窥互联网新浪潮下原创漫画出版的新逻辑。

  近日,天津神界漫画集团有限公司与新华社共同策划创作的“学习故事绘”系列漫画之两会特别篇——《连心之路》,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近十年每年全国两会下团参加审议时的故事,推出当日即登上微博热搜、成为全网两会期间主推内容,并得到各大动漫平台同步热推,成为动漫与时政跨界融合的经典范例。

  “学习故事绘”于2021年春季创作诞生,至今已播发2季,全网总浏览量超15亿,充分证明国漫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牢牢抓住Z世代圈层的心,讲好红色故事、中国故事,同时也给漫画乃至整个内容产业一个启示:新生内容存在无限变数,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已成为衡量内容价值的一杆标尺。

  天津神界漫画集团总经理兼天津漫神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漫神动漫”)总经理邵清表示,国产漫画从纸媒时代发展至网漫时代,网漫已反超日韩动漫内容,无论从画风、内容表现力、故事质量、时尚潮流的状态等综合能力看,都呈现出更符合互联网时代、更符合中国互联网原住民这一代读者口味的明显态势。

  最大的漫画平台回头做出版

  2023年,快看将投入4亿元激励国漫创作,而出版也会是继续投入的重要板块。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叠加人口红利和资本的双重驱动,我国在线漫画近年来快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线漫画市场规模达到56.1亿元,头豹研究院根据目前逐年增长的泛二次元消费者规模,预测到2025年,中国动漫制作行业市场规模可达6408.7亿元。

  国内动漫市场之大,不断吸引各路资本入局。其中,快看成为漫画赛道中最大的“独角兽”,被业界认为是“形成了当下鲜明国漫内容风格、独特审美风格的中国互联网漫画风格体系。” 2014年12月,以原创条漫为主要产品的快看漫画APP正式上线,该APP在2017年用户数量突破1亿,截至2022年,快看平台已拥有超过12万注册创作者、1.3万部漫画作品、3.4亿用户。

  快看创始人陈安妮秉承“做国漫就是做文化芯片”的理念,不断创新漫画生产模式,随着快看的漫画作品数量及影响力不断积累,更多国漫得到更广泛受众的认可,漫画出版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快看IP多元化开发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快看目前建立了愈发注重“反哺性”的内容打造流程:由专业团队把控全渠道商业及用户数据分析、选题策划、创作、最优资源配置宣发及持续数据监测反哺内容等漫画内容生产全流程,并通过绿灯会和头部IP审读机制提升IP孵化的质量与效率。

  据快看图书出版负责人介绍,快看漫画出版是从2021年开始重新进入上升阶段的,目前算得上是国内最大的漫画图书出品方之一。快看于2021年底成立了图书出版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迅速扩展了出版版图。2022年,快看有近百个作品实现了出版签约,首印量超过500万册,并引入了10余家新的出版合作伙伴,包括中信出版、博集天卷、磨铁等头部出版社和出版公司。“目前,新兴国漫出版力量的贡献占比超过70%,相对而言,老牌国漫出版机构基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出版方向,所以在选题策划上会更谨慎一些。这些新兴出版力量最明显的特征可以用4个词概括:有实力、有干劲儿、了解漫画、了解读者。他们通常至少有1~2名热爱、熟悉国漫的年轻漫画编辑,打通了漫画发行的有效渠道,遇到优秀的头部作品,他们会给出很有竞争力的合作条件。”该负责人说。

  截至2022年底,快看的漫画出版已有超过300部作品实现了单行本或画集的出版,年签约金额超2000万元;除了国内出版,漫画出版业务还拓展到1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包括泰国、越南、德国、意大利、巴西、法国、俄罗斯、日本等漫画出版市场;内容付费、广告、海外分发多条业务线,都实现了超100%的同比增长,海外分发业务收入更是涨幅超过200%。

  越来越多图书选题来源于漫画平台

  情感类博主、网络文学作家纷纷踏入动漫领域,或将为漫画出版带来更多新启发。

  目前大部分国漫作品都是由平台培育挖掘的,创作者将作品在平台签约上线后,如果被出版社看中,就会去与平台签约出版。这是漫画出版目前最显著的一大趋势。以往,传统漫画的运营是从作者到出版社的单向线性流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渗入,平台、漫画工作室等第三方的合作已经改变了这一传统出版模式。

  中信出版集团墨狸工作室(以下简称“中信墨狸”)总编辑陈曦告诉记者,中信墨狸的国漫图书选题主要来自于哔哩哔哩(简称“B站”)漫画、腾讯动漫、快看等互联网漫画平台,目前已经与这些平台有了十分深入的合作,未来会有大量优质的平台签约国漫作品在中信墨狸出版。同时,中信墨狸也会在微博、网易Lofter(轻博客产品)等社交平台寻找优质的原创作品。

  对于这种新趋势,天津神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维东认为,相比互联网,出版传统漫画图书各方面的成本很高,将内容先在互联网上做实验,了解读者的需求与喜好,验证其价值后再去出版,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互联网平台的粉丝效应不可小觑,会为优质内容带来线上线下的流量叠加,但同时马太效应也会很强。”

  从互联网平台挖选题,具体如何操作?如果单纯把这一方式理解为把漫画榜单前几名搬下来做成书,很可能会失算。

  中信墨狸作为新兴漫画出版力量,在挖掘互联网选题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目前我们从平台上挖掘选题主要是两大方向,一个是由编辑个人进行甄选,往往将作品的市场性与编辑的个人阅读取向作为考量因素,找好选题后提交到团队。另一个是根据出版市场上表现比较好的某些分类,以及在互联网平台上内容比较优质、点击量特别高、用户量特别大的这类作品。我们会选出适合自身出版方向的类型。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市场调研来验证,比如有10类热门选题,在前期调研阶段可能会筛选出3~4类符合出版社选题方向的,随后让编辑按照自己的判断在几类里选择适合的出版选题。”陈曦补充说,平台只是国漫出版的内容来源之一,也有很多个人漫画家会把自己的作品发布在微博或各种垂类漫画平台上,因此编辑每天都会去相关平台看,直接与漫画家联系出版事宜。

  同样发现这一路径的还有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华语”)。时代华语副总编辑刘平表示,目前时代华语大部分图书的选题来源于互联网平台,包括《今天也要元气满满呀》等漫画类图书。如果长期去关注或深入研究这类领域,新媒体平台的算法就会捕捉到这一动向,随即为你不断推荐这类优质内容。但是,如何在海量内容里找到你所需要的,才是考验编辑工作价值的地方。她透露,接下来,时代华语将有5~10种漫画书面世,选题主要来源于自媒体渠道。

  混知漫画总编辑李翔也对此深有感触,“混知团队对于‘半小时漫画’系列最初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因为觉得这些内容在公众号上已经发过,可能只有忠实粉丝会来支持一下,但是没想到图书一经推出效果非常好。”

  记者还观察到,随着各类二次元动漫IP纷纷加入互联网流量争夺战,抖音不仅仅担任销售渠道的角色,还成为漫画出版开疆辟土的新阵地。目前很多抖音头部动漫被出版人挖掘出来打造成爆款图书。例如,磨铁策划出版的《王蓝莓的幸福生活》,来源于一则名为“一个东北孩子的命运”的短视频,凭借对80后、90后儿时回忆的精准再现、对东北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幽默刻画,在2000多万网友心里刮起一阵爆笑怀旧风,这股风也继续吹到《王蓝莓的幸福生活》这部漫画上,截至记者发稿,该书总销量逾5万册。

  新媒体平台成为漫画销售的主导渠道

  在国漫发展中,新媒体领域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渠道,还有新媒体技术应用前沿动态。

  在互联网浪潮中,渠道为王的趋势愈发明显。邵清注意到,近年来国漫的用户群体尤其是女频漫画用户群体,已经从以往的青少年,向以12~18岁为主体,以18~25岁、少妇宝妈们为次主体的多年龄段不断延伸,主要集中在以快看、腾讯动漫、哔哩哔哩漫画为主体的互联网APP平台。她表示,漫神动漫现已推出数十部高人气网漫作品,热销各大互联网漫画平台。

  中信墨狸品牌宣传组长冯雨婷认为,新一代的读者群已经从传统的知识性付费渐渐转变为收藏价值、支持自己喜欢的作者等多方面诉求,相应地也会对书籍的内容插图、装帧、物流包装等方面提高要求。“我们为更精准地抓住新一代读者,除了在微博、小红书等渠道上下功夫,也在短视频平台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宣传矩阵。”

  李翔以混知的两套图书的主力渠道变化举例道,“半小时漫画”系列发行与读客文化合作,主要发行权属于读客,总体销售还是以传统渠道为主,而新系列“知识点有画面”的新媒体发行权完全属于混知,基本上销售在新媒体渠道多一些。

  漫画付费模式成为国内漫画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不少互联网漫画平台推出一系列运营补贴举措,包括“限免”“等免”(用户可通过等待时长获取免费阅读的权限),以及活动分享激励等,打造用户免费阅读模式,进一步降低漫画阅读门槛,扩大漫画受众。虽然这条路较为坎坷,但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扮演相同的探索者角色。

  此外,拓展IP产业链的外延,成为出版机构和互联网漫画平台共同的探索方向。现阶段国漫生产已不仅仅局限于出版物本身,一部作品上市后,出版机构往往会为其初步建立IP多元化开发体系,包括漫剧、动画、影视、周边衍生、游戏等,以此加速商业变现,亦不断拓展创作者的收入来源,促进国漫生态的良性循环。

  大多数少儿社在做少儿类漫画衍生品业务时,普遍参考以往社内畅销童书IP的运营经验与渠道优势。例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依托“大中华寻宝记系列”图书11年来积累的庞大读者基础,同步打造动画片、有声书、知识课程等数字化内容产品,开发了以阅读延伸小程序、自媒体公众号等构成的数字营销和知识服务平台,在线下开展阅读分享会和阅读快闪店,图书IP延伸出的丰富有趣的文创周边也吸引了更多读者。混知除了建设内容产品、书籍、在线课程外,计划打造动画番剧,积极建构知识体验空间。今年2月,混知在上海成立混知书店,定位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后续会在书店内开展线下漫画教学等业务。

  近年来,用AI技术赋能国漫创作、改善用户体验的趋势更加显著。例如,AI转条漫技术可以自动对漫画进行适合手机阅读的排版;漫画自动阅读技术可以解放读者双手;智能弹幕、动漫人脸识别等增强了用户与平台的互动性。而ChatGPT的诞生,也让业界人士开始担忧漫画原创性或将遭受威胁。3月15日,快看宣布通过百度智能云接入文心一言能力,打造陪伴式AI虚拟生命,加深漫画角色与用户的互动与连接,这也标志着对话式语言模型技术在国内虚拟角色社交场景的首批着陆。未来,智慧互联、创新互联或许会引领中国漫画衍生产业进一步变革与升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第03版:专题/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广告
   第06版:分销新视野/晒新谋划
   第07版:分销新视野/晒新谋划
   第08版:优案推介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现场报道
   第11版:融合出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出版专题/动漫图书
   第15版:出版专题/动漫图书
   第16版:综合
   第17版:产业数据
   第18版:业者论坛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行情报告
互联网重塑漫画出版
漫画产业“新老隔阂”的困境怎么解?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专题/动漫图书14互联网重塑漫画出版 2023-03-24 2 2023年03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