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题出版步入扩容拓新周期

  关键词 主题出版 出版规模 新业态融合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文 枫

  3月24日,第二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业界代表共同探讨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本质要求、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聚焦主题出版如何拥抱媒体变革,与时代同频共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命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浙江省副省长胡伟,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出席活动。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占文,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克文,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鲍洪俊等参加活动并作主题演讲。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程为民主持会议。会上,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建的“主题出版发展研究院”揭牌,双方将在主题出版理论研究、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近年来,主题出版的生产机制、评价机制、动力机制、再生机制不断完善。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主题,涌现出大量精品主题出版物,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内容上看,主题出版物基于地域特色与专业优势,将原创内容与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融合出版各门类出版相融互通,进一步拓展了主题出版的版图。以IP为核心的跨界探索,不断释放创新活力,促使多领域的爆款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建制在外向出版上的主题出版,持续取得重要突破,主题出版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总体来看,我国主题出版正在加速突破已有的理论体系、行业范式、产业模式、出版格局,以更宽的视野、更长的维度、更大的力度,壮大新时代主题出版宏图伟业。

  主题出版建设成效显著

  鲍洪俊认为,主题出版可划分为4个阶段:1949年~1978年为萌芽期,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展开;1978年~2002年为生发期,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而不断开掘;2003年~2011年为探索期,业界开始提出“主题出版”,出版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明确提出“主题出版”;2012年至今为显化期,“主题出版”第一次出现在出版主管部门的文件标题中,开启了此后的“年度惯例”,主题出版成为出版显学。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的主题出版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全新局面。“2012年以来,主题出版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形势下宣传工作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成为主题出版最核心的内容。近年来,主题出版既在政治方向上引领,又成为经济上的核心板块,实现了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邬书林强调道。

  郭义强表示,自主管部门提出“主题出版”概念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创作者和出版者自觉服务大局的积极性,催生了一批质量好、主题鲜明、艺术水平不断提升的主题出版佳作,有效提升了出版服务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

  各地出版集团、出版社结合区域资源、紧抓自身优势,近年来通过努力,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主题读物,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重点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及海外出版推广工程,《之江新语》中文版发行400万册,《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获“五个一工程”奖,《迟到的勋章》《乌兰牧骑的孩子》等11种出版物获评年度“中国好书”,《革命与复兴:中国共产党百年图像志》《红船启航》等21种出版物入选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发挥出版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与优势,先后推出了《战上海》《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文献中的百年党史》《革命者》《千里江山图》等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作品。凤凰传媒成功推出了不少适应市场和读者需求的主题读物,如《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已发行50万册、《向北方》已发行5万册、《天地人生》3个月发行2万册、《锻造——党的建设一百年》短期内重印3次。安徽出版集团推出的主题作品“觉醒年代”先后开发了影视、图书等多种形式,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上市一年销售16万套,衍生产品青少年读物《细说觉醒年代》销售近10万册。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抗日战争》《曲终人在》《西长城》《牵风记》《太阳转身》《靠山》等主题出版作品,先后荣获国内各项大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以来连续四年都有项目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科技改变中国”丛书、《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长征:红星闪闪照我心》等均为双效俱佳的产品。

  主题出版发展任重道远

  做好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是出版人的使命与担当,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坚持研究与实践并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蔚华认为,主题出版有其特殊的目的和鲜明的时代性,主题出版的“主题”不能扩大到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只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时代”,只有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有关的某些重大事项才能成为主题出版的“主题”。

  主题出版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不断提高出版水平。邬书林表示,做主题出版,立意要高远,内容要拓展,质量要提升;要从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来做;要紧扣使命,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要拥抱新技术,用信息技术推动主题出版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郭义强认为,主题出版要在理论说服力、学术感召力、作品吸引力、内容感染力、市场影响力、长久生命力等“六个力”方面进一步下功夫。

  各大出版集团、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正如鲍洪俊在总结浙版传媒主题出版短板时所言,当前的主题出版建设还存在顶层设计不够完备、生产机制不够系统、数字赋能不够彰显、市场效能不够突出等不足。

  黄志坚认为,要进一步把握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定位、任务,在内容上要把握以民族复兴为至高主题的新要求、在管理上要把握质量与安全相统一的要求、在传播上把握传统出版与新型业态相融合的新要求,以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黄强表示,主题出版要探索跨圈破圈,目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正通过为广大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制严肃活泼的党史系列读物,创办主题出版读书会搭建面向大众的常态化新型传播平台,利用新媒体、多媒体手段大力拓展主题出版新场域,积极孵化和维护优质IP,积极“走出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举措,努力实现主题出版传播内容手段的创新突破。

  江西出版集团总经理助理、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张德意认为,做好主题出版要高举主题出版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主题出版物打造成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要深化交流互通,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奇迹;要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文化数字化创造新主题出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贺正举介绍了湖南人民出版社在主题出版创新路径上的5个拓展思路,分别是:传统时政主题出版力求形式创新、装帧升级;围绕马恩经典、红色经典,集中打造长销产品;坚守人民立场,从小切口出发,触动情感共鸣;学术、人文与主题结合,推出轻主题、软主题读物;选题创意与地方资源结合,彰显湖湘特色、湖湘精神。

  胡伟、冯士新、邬书林、黄志坚、鲍洪俊、王兴杰为主题出版发展研究院揭牌。臧永清、张立科、温泽远、张德意、贺正举、张堃、袁楠、漆秋香、吴雪梅、叶国斌、虞文军、周蔚华、万安伦进行交流发言。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兴杰参加会议。会议期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布了《主题出版评价机制优化研究报告》。

  践行文化强国使命责任  打造集团特色主题出版

  ■黄志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出版自诞生以来就具有鲜明的主题性,与时代在互动、与现实在交融,时代主题、主流文化塑造和影响着出版业。同时,出版活动也在反映社会现实、推动社会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出版作为文化载体,作为“贯道之器”,必须把握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主题,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更好体现出版价值和出版职责。

  一、传承红色出版传统,发挥人文社科优势,努力形成中国出版集团特色主题出版。

  对中国出版集团来说,主题出版是作为出版“国家队”必须履行好的首要政治责任和文化责任。

  一方面,努力形成能够发挥集团优势和专业品质的特色主题出版。在抓好直接围绕大局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正能量的时政类选题的同时,丰富拓宽主题出版的内涵,更注重以学术的方式、人文的方式、知识的方式,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重大节点纪念、重大政策实践问题转化为学理化、大众化的表达,形成了“四史”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脱贫攻坚系列、纪实文学系列等主题产品集群。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双效统一的生产引导机制。在集团层面的管理实践上,抓好“四个结合”,即:中长期规划与近期重大时间节点的结合、内容题材广度与重点选题深度的结合、前期支持与后期奖励的结合、选题建设与营销推广的结合。强化集团编辑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鼓励集团旗下品牌出版社有关产品线建设,集中力量推出《复兴文库》、《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等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以及“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库”“中国出版纪录小康文库”等集团统筹策划项目。

  二、当前主题出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我们共同关注与思考。

  一是出版单位在导向内容把关、编辑出版质量、应对网络舆情等能力建设方面面临新的要求。一方面,当今国际文化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议题设计越来越巧妙,方式运用越来越多样。另一方面,一些网民“求关注”“蹭流量”的心态,也容易导致网络舆情简单化和极端化。

  二是主题出版规模迅速增长,实现双效统一面临新的压力。一方面,受公众文化消费变化和疫情下财政压力影响,图书市场码洋规模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主题出版品种数量快速增加,加剧选题同质化现象。

  三是传播形态日益多样化,发挥主题出版核心功能和独特优势面临新的课题。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媒介环境,出版边界被模糊、出版门槛在降低,图书出版业在多年传承下来的“三审三校”、重大选题备案等严格管理制度和编校传统基础上树立起来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正在受到冲击。

  三、进一步把握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定位与任务,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内容上把握以民族复兴为至高主题的新要求。身处新时代,出版工作者拥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激荡人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内容素材和表现形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出版人都更加幸运地与复兴一路同行、做民族复兴的秉笔记录者。要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聚焦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聚焦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论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智慧结晶,挖掘展现中华文化当代价值和世界价值,更好地展示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深入实施重大出版项目带动战略,延伸挖潜重大项目积累的内容资源、作者资源、品牌影响、编辑力量和工作机制,创新开拓相关产品线与产品集群,形成良性接续、循环升级的有利局面。

  二是在管理上把握质量和安全相统一的新要求。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满足读者在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历史进程、了解社会热点等方面的阅读需求。坚持主管主办、“三审三校”、重大选题备案等出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发布、舆情引导机制。处理好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的关系、增强时效度和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不断优化完善主题出版管理机制,提升编辑队伍敏锐度和鉴别力,发挥人才、资金、书号、评选等资源杠杆调控作用,精准定位受众、锁定权威作者,调动主题出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在传播上把握传统出版和新型业态相融合的新要求。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内容,但只有经过编辑的价值判断和规范性加工,才可能成为有持久影响的文本,实现大范围传播和长时段传承。我们需要牢牢把握、不断增强选题、编辑、翻译、审读等专业能力,通过对文化与信息进行权威甄选和深度加工的出版核心功能,扬长避短,创新发展。要更加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在记录历史、书写时代、赞颂生活、讴歌人民中既要有宏大叙事,也要有微观表达,让人们在阅读的细微处找到思想的连接和情感的共鸣,温润心灵、以文化人。要创新传播渠道、消费场景,深挖内容资源价值、数字内容研发,让主题出版物真正走进读者的生活圈、朋友圈,更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点燃人们的文化热情。

  当代中国主题出版的元问题

  ■鲍洪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8年以来,浙版传媒大力推进主题出版工作。一是在目标设置上追求“向高处行、努力争先”,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特别奖,推出了一批有思想高度、学理深度、情感温度、传播热度、市场效度的主题图书精品。二是在具体打法上坚持“垂直深耕、压茬推进”,聚焦浙江元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船、共产党宣言、共同富裕等主题出版高频词,形成了明显的浙版标识。三是在生态营造上突出“八仙过海、全梁上坝”,出台稳定性系列举措,激励集团所辖8家社各展所长,培育形式载体多样、内容题材丰富的主题出版项目矩阵,推进《之江新语》多语种走出国门,拓展主题出版边界。

  5年来,浙江出版为中国主题出版交上了“浙版报表”,阶段性地补齐了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主题出版上的短板。同时,我们的主题出版顶层设计不够完备、生产机制不够系统、数字赋能不够彰显、市场效能不够突出,集中反映在主题出版的重磅作品、流量热品、畅销精品储备不足,优质作者积累明显不够,影响力是阶段性、区域性的,全集团推进主题出版的格局还要打开、思想还要开掘、能级还要提升。这些不足,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中国主题出版的元问题。

  当前主题出版六个基本问题

  提出当代中国主题出版的元问题,首先要承认主题出版就是当代中国出版的元问题。当代中国出版始终围绕特定的主题在推进,主题出版一直蕴藏在出版实践之中,通过对主题出版实践、理念的全面考察,我认为,推进新时代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需要厘清以下六个基本问题。

  一是概念定义问题。当代中国的主题出版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国、理政、为民的出版供给。二是本质属性问题。主题出版是政治责任大、时代特征强、思想承载重、历史观照深、艺术表现佳、影响范围广的出版活动。三是内容类型问题。主题出版的内容高度表现党之要者、国之大者、民之盼者,突出反映重大理论、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磅人物、重点领域、重要战略、重要文化,集中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华民族为什么兴、中国人民为什么强。四是历史方位问题。就当代中国出版来讲,主题出版的分期可以粗略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1978年属于萌芽期;1978年—2002年属于生发期;2003年—2011年属于探索期,业界开始提出“主题出版”,出版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明确提出“主题出版”;2012年至今属于显化期,“主题出版”第一次出现在出版主管部门的文件标题中,主题出版成为出版显学。五是发展成就问题。主题出版的历史性成就根本上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国实践的伟大成就,主题出版升华凝练了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又是主题出版的“第一源泉”。六是质量隐忧问题。包括“大水漫灌”的输入与“不察不觉”的认同之间还存在话语隔阂、政策红利的路径依赖与市场渠道的拓展之间还存在通路障碍、自上而下任务式的应急设计与自下而上的产品线思维之间存在的机制梗阻等不足。

  推进主题出版的四点倡议和设想

  一是升格最强大脑,坚守主题出版是出版事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主题出版的每一项成果都承载了出版人的综合能力,要统筹好政治理解、文化理想、商业理性的关系,做到对主题出版思想上信奉、学理上信服,情感上信从、心理上信赖,规矩上信守、政治上信仰,让主题出版名实相副、形神兼备。

  二是升华内容输出,坚信互联网的尽头是内容,流量不定,价值永存。国家主题、社会话题、时代课题、人心问题是主题出版开掘的必答题。主题出版应基于原创内容与各门类出版相融互通,建立在专业出版上的主题出版不会“违和”,建筑在教育出版上的主题出版拥抱“未来”,建构在大众出版上的主题出版特别“亲切”,建设在融合出版上的主题出版别样“精彩”,建制在外向出版上的主题出版影响“世界”。

  三是升级操作系统,坚决构建主题出版科学的生产机制、评价机制、动力机制、再生机制。从生产主体讲,主题出版迫切需求专业人才、专家团队、专门力量。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讲,要迭代升级以评奖、考核为核心的评价系统,多做善做“应不应该出”的价值考量,不做少做“可不可以出”的技术判断。从市场流通讲,必须重塑主题出版产品用户黏性、运营能力。从竞争格局讲,全行业要拒绝零和博弈,杜绝恶性竞争,共同聚合流量,做大市场。

  四是升腾理论建构,坚持回答清楚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主题出版、怎么做主题出版。实践果敢缘于理念清晰。要重视中国式出版现代化视域下主题出版的科研投入。管理部门、出版主体、科研机构等要加强主题出版学术论域构建,做抽离式研究,跳出出版研究主题出版,更好地在大时代、大历史中为主题出版画像,让有关主题出版的原创理论成为出版科研的“显学”和“绝学”。要开展“加强主题出版规范的行业标准”研究,建立有序有效的行业规则。

  关于主题出版的六点思考

  ■徐  海(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

  对于主题出版,从大处着眼,我们认为要强调发挥其立心立魂的重要作用,在阐释治国理政方针上要浓墨重彩,在引导社会民生热点上要正本清源,在选题策划方式上要以小见大,在产品形态上要呈现融合创新;从小处入手,我觉得需要在六个方面进一步强化认识,深入思考。

  一是谁来做。主题出版不是人民社、文艺社等少数专业出版单位的使命和任务,每家出版社都可以做主题出版,都可以围绕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发力。“一部代表中国科技水平的通俗科普著作也是主题出版。”近年来,凤凰传媒旗下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成功的主题出版作品。如凤凰科技出版社推出的《登峰测极:2020中国珠峰高程测量全纪实》,反映了中国的科技水平;《60万米高空看中国》入选2020年度“中国好书”。如以外国文学和外国人文社科理论读物出版为主的译林出版社,推出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近期出版的《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也获得了较多关注。

  二是为谁做。所有的主题读物都要为市场和读者服务,不为读者做的主题读物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凤凰传媒近年来成功推出了不少适应市场和读者需求、叫好又叫座的主题读物,如《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已发行50万册、《向北方》已发行5万册、《天地人生》3个月发行2万册、《锻造——党的建设一百年》短期内重印3次,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是判断一本主题读物有没有做好的重要标志。

  三是大与小。主题出版的题材可大可小,切口可大可小,既可以是宏大题材,也可以为中等题材和小题材。题材无论大小,但一定要是人无我有,选题要有独特性。在宏大题材上,凤凰传媒近年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锻造——党的建设一百年》等一批重点主题出版物;小题材上的成功实践,包括《忘记我》《中国青年政治运动一百年(1919~2019) 》《向北方》等。

  四是雅与俗。所有的主题出版物都必须通俗易懂。主题读物题材上不通俗、表达形式上不通俗,就不能称之为主题读物而是其他读物,文艺作品要好看,理论读物一定要通俗。

  五是长与短。主题出版的题材要长与短结合。要有一段时间的长主题,如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歌颂党的英明领导、歌颂可歌可泣的英雄等,这是主题出版永久的题材。同时,出版机构也需要关注较短时间里或在特定时间段的独特的主题出版新题材,如今年的重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关注的有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自主自强自立等。

  六是与其他出版的关系。主题出版和其他出版都是出版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地位上同样重要。可以说,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古籍出版、科技出版等其他出版,都在为主题出版作贡献,都在不断丰富主题出版的选题与内容。主题出版的重要性之所以摆在其他出版之前,主要是因为过去出版机构对主题出版的重视不够,如今需要花更多精力推出更多精品主题读物。另一方面,出版社只有将其他出版做好、做丰富,才能从丰富多样的、与自身专业优势相关的题材中,发掘更多的主题出版选题。只重视主题出版,或者主题出版做得好,而忽略其他出版的发展,都不利于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下转第8版)  (上接第5版)

  从《战上海》到《千里江山图》 

  努力书写“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新篇章

  ■黄 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以中国出版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为代表的兄弟出版集团开风气之先,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推出《之江新语》《复兴文库》等一批主题出版精品力作,为全行业树立了标杆和典范。结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题出版工作实践,我主要有三点思考体会。

  一是心怀“国之大者”,凸显主题出版的世纪担当。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最重要的使命任务是主动发挥出版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和优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近年来,我们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节点和重大活动,先后推出《战上海》《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文献中的百年党史》《革命者》《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千里江山图》等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作品。其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和《千里江山图》获“五个一工程”奖。可以说,从《战上海》到《千里江山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动策划节点性主题出版精品的意识逐步增强,与“国之大者”同频共振的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当前,出版界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最重要、最丰富、最鲜活的新时代主题出版选题库,是高质量主题出版选题的宝山、富矿。近期,世纪集团已率先推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探析》等多部原创理论研究著述和普及读物,年内还将推出《最管用的民主》《伟大的自我革命》等重点主题出版物。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策划出版一批聚焦“国之大者”,深入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反映中国式现代化,体现时代特色和上海特点的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新成果。

  二是坚持精品战略,打响主题出版的世纪品牌。

  世纪集团集中力量,在打造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和三个特色板块上下功夫,通过构筑主题出版矩阵,确保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重点领域能持续孵化和推出主题出版精品。

  一个中心是“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2019年8月,“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正式挂牌设立。以上海人民出版社为主,整合编辑力量和出版资源集结起一支覆盖和贯通政治理论、历史文献、经济管理、法律社会、城市文化等领域的内容生产与市场营销团队,依托上海“党的诞生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理论研究队伍,重点开掘百年党史、改革开放、人民城市等主题出版选题。

  两个基地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两家出版社近年来坚持以主题出版精品为引领,推出了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广受好评的“世纪三书”(《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文献中的百年党史》《革命者》),共有10多部作品连续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年度中国好书等荣誉,2家出版社还先后凭借优秀主题出版物实现了国家级重要奖项的“全满贯”。

  三个特色板块是音乐美术、少儿科普和传统文化板块。我们将主题出版的共性要求与旗下各出版单位的个性定位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专业出版社发挥所长,先后推出了《百年赞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曲集》《深海浅说》《塞罕坝的孩子》等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领域读者需求的主题出版精品。

  三是探索跨界破圈,拓展主题出版的世纪版图。

  近年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深入实施内容生产和文化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主题出版传播内容和手段的创新突破。

  开发“严肃活泼”的党史系列读物,为广大青少年量身定制好看好读的大众化主题出版新品。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加快漫画类、大众化主题出版新品的系统布局,将在年内推出《半小时漫画中共一大》《半小时漫画党章》等作品。

  创办主题出版读书会,搭建面向大众的常态化新型传播平台。我们在浦东创办运营上海第一个以主题出版和红色文化为特色定位的读书会——学习读书会。集团还整合旗下实体书店与社会文化资源,陆续创设陆家嘴读书会、思南经典诵读会、行知读书会、长三角读书会等特色读书会品牌。

  利用新媒体、多媒体,大力开拓主题出版的新场域。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马克思的20个瞬间》纸质版一问世即上线音频版党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邀请该书作者、一批80后的党校青年教师为90后的青年读者讲述马克思的生平、思想等。

  积极孵化和维护优质IP,全力推动主题出版爆款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如著名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出版后,国内多家著名影视公司或文化机构已分别获得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评弹、广播剧等影视化产品和其他主要衍生产品改编权。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近年来,集团主题出版物“走出去”重点产品持续取得重要突破:《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英文版、波兰语版已实现海外出版;《中国震撼(英文版)》被美国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课程选为教材;《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输出英语、俄语、韩文、越南文、中文繁体字等版权。

  立足“双效”发挥优势 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马占文(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作为一家地方出版集团,我们认为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必须发挥好自身优势,抓住“双效统一”关键点,让主题出版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安徽出版集团重点从发挥产业优势、专业优势、地域优势三个方面,推动主题出版工作。

  一是发挥产业优势,打造产品矩阵。主题出版的大众需求,必须依靠深厚的社会文化土壤。重大题材需要以产业视野的广度、立体开发的深度,将重大主题内容“发散性”多载体发布,形成产品矩阵,打造“爆款”图书,全方位融入社会生活,发挥主题出版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2021年安徽出版集团推出的《觉醒年代》重大主题作品,先后开发了影视、图书等多种载体形式,在电视剧“觉醒年代”成为观影热点后,迅速跟进策划了“觉醒年代出版工程”,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上市一年销售16万套;衍生产品青少年读物《细说觉醒年代》已销售近10万册。目前,我们围绕这一主题,继续深挖,延伸产品线,即将推出作者龙平平的新作品《青春年代》。

  二是发挥专业优势,推出大众精品。主题出版离不开专业出版的积累与培育。必须在专业出版的基础上,找准角度和切口,优化文本、活化产品,把“大道理”变成“大白话”,用“讲故事”讲“大主题”。安徽出版集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耕耘,在文学、少儿、地方主题上,有积累和优长。文学出版一直是我们的专业特色之一,文学体裁已经成为我们主题出版的重点领域,目前已经出版和正在制作的文学类主题出版产品超过100种。安徽文艺社的《经山海》、安徽少儿社的《桦皮船》均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安徽人民社的《谱写发展奇迹》是一本通俗性理论读物,获得月度“中国好书”;安徽科技社的大型融媒体主题出版物《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100种系列图书,首批20种已销售40余万册。专业厚度与文化温度的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是推动主题出版扩大传播面、放大影响力的重要动力。

  三是发挥地域优势,做亮地方特色。以全国视野,做精地方题材、地方资源,是做好主题出版的选题富矿。主题出版既要深挖历史资源,也要紧跟现实步伐,把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典型人物阐释好、记录好、讴歌好。安徽是文化大省、科创大省、发展大省,近两年,基于安徽文化底蕴、发展成就的地域特色主题出版项目,我们已经有超过150种的选题储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我们策划了《守护黄山的中国好人》;展现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发展成绩,我们推出了《创新合肥——科学家的故事》。持续布局,深耕细作,主题出版就能挖出重大题材,创新出版品牌。

  党的二十大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以更加用心用情用力的书写,推出更多出新出彩出圈的成果。对主题出版,我有三点倡议:

  一是深化认识,打好主动仗。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把握国家大势和发展趋势,主动深化主题出版认识,多看一层,早行一步,很有必要。

  二是加强合作,携手谋发展。合作可以带来互动、互惠、互促的发展红利。主题出版方面,我们与有关省市有过成功的合作经验。长三角拥有丰富的主题出版资源,长三角出版一体化合作具备天然优势,这是我们加强合作的好机缘。安徽教育社推出的《为此青绿:中国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纪实》是一部反映安徽、浙江两省新安江生态治理的主题出版著作,给我们加大与兄弟省市主题出版合作以启发和动力。

  三是加大力度,共建新机制。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我们将借鉴新模式,转化新理念,进一步优化主题出版工作机制;共同探索不断突破已有的理论体系、行业范式、产业模式、出版格局,以更宽的视野、更长的维度、更大的力度,看清趋势、找准策略,激活发展动力,释放创新活力,合力壮大新时代主题出版宏图伟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出版视点
   第04版:出版视点
   第05版:专题/主题出版
   第06版:集团产经
   第07版:集团产经
   第08版:专题/主题出版
   第09版:专题/主题出版
   第10版:专题/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第11版:专题/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13版:融合出版·网络文学
   第14版:融合出版
   第15版:传媒新媒
   第16版:资讯
   第17版:业者论坛
   第18版:精品精荐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行情报告
主题出版步入扩容拓新周期
2278万作者 267.2亿元市场规模
1~2月“中国好书”发布
读书行动将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工作
美国禁书令升级 受限制图书数量创新纪录
国家版权局公示2022年中国版权金奖获奖名单
2023中国国际性书展相继定档
精彩导读
报头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一版要闻01主题出版步入扩容拓新周期 2023-03-31 2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