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内容结构 报告文学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经典 历史视角
~~~关键词 自传 跨界转型 专业
~~~关键词 童话 幻想 现实
~~~关键词 绘画 蚂蚁 精神内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视野下的传统文化读本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经典 历史视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启蒙本》68.00元/ISBN:978730328707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初级本》78.00元/ISBN:978730328708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中级本》72.00元/ISBN:978730328709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高级本》72.00元/ISBN:9787303287109 任翔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版

  ○王雅琪

  经典作品总是能带给人心灵的激荡。亚里士多德在其戏剧理论著作《诗学》中提及一个概念——卡塔西斯,用以阐释文化对人心灵的陶冶与浸润。中华传统文化一直重视以文化人,从《尚书》的“诗言志”到《与元九书》的“诗者,根情”,传统经典总是充满精神的力量,帮助我们涵养健全的人格,完成人的发展与实现。张羽《兰室五咏·花》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展示兰花的高洁淡泊;《太史公自序》“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勉励世人积极面对生活的困厄;《子夜四时歌·春歌》“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唤醒着我们探索世界的欲望;王贞白《白鹿洞二首》“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珍重时光、专心读书的悠然画卷。

  传统文化经典历经数千年的积淀,群星灿烂,蔚为奇观,有着强大的内驱力,任翔教授新编丛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就是我们走近传统文化经典的一把关键钥匙和好“教材”。

  该丛书选文既包含礼乐教化的经典篇目,又不避讳被儒家所诟病的郑卫之声;不仅有抒情表志的文学作品,更有情理兼具的应用文本。《启蒙本》第八单元“声律启蒙”篇章广采韵语韵文,重视儿童语言习得训练,继承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髓。注释和解读全面深刻,准确生动,激发读者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兴趣。值得称道的是,丛书插图精选传统绘画和书法作品,与《国文百八课》中精选丰子恺绘制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披沙拣金的选文,旁征博引的注释,别具匠心的鉴赏,与文本相得益彰的插图,共同构筑了“六百篇”卓越的教学价值。

  “六百篇”的编写,还有着哲学层面的考量。首先是历史观。如李白《把酒问月》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及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慨叹,在向我们诉说着亘古不变的情思与关怀。编者以宏大的历史视角,用“六百篇”架起时空的桥梁,通古今之变,究名家之言,观照着整个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建设。“六百篇”的编写体系,还充分渗透着系统观。启蒙本、初级本、中级本、高级本四个分册呈现鲜明的结构梯度,对应不同学习阶段和认知水平的学习者。丛书还通过“导与引”“文与解”“思与行”三个板块串联起“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用”这三个环节,知行合一,强调通过记诵、思考和实践实现学以致用、学以成人的目的,构建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完整闭环,也深刻体现了“六百篇”的实践观。

  总的来说,编者“师古而不为所役,趋新而不畔其规”的理念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全书。相信这套丛书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多学习者的案头书和枕边书,推动全民阅读文化经典的热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
   第03版:浙江书展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6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7版:版权产业
   第08版:专题
   第09版:优案推介
   第10版:出版报道
   第11版:资讯
   第12版:精品精荐
   第13版:中国编客
   第14版: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15版:中国编客·人物
   第16版:中国编客·专栏
   第17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8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19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一首铸就“天路”的壮歌
新视野下的传统文化读本
一个理工男多次跨界转型的传奇
愿望实现与心灵救赎
用画笔表现顽强的小动物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精品精荐20新视野下的传统文化读本 2023-11-10 2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