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蓬生(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4年图书发行业将迎来以下四方面变革:一是图书发行渠道的竞争趋于白热化。2023年以短视频、直播为载体的兴趣电商迅速崛起,各大发行集团纷纷入场试水直播带货,但由于起步较晚,主要依托产品端的价格优势进行竞争,导致“折扣战”更烈、直播更“卷”,以往“抱定一个大渠道吃遍天”的模式将不复存在。二是私域营销将会被实体书店作为重点发力方向。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新华书店构建了强大的私域流量池。如何精准把握用户需求,运用好、开发好这些私域流量,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社群营销将成为连接用户、提升转化价值的重要方式。三是提供公共阅读服务将成为实体书店新的发展空间。未来实体书店在组织好自身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政企合作、企业冠名、多家联办等形式,不断深化公共阅读服务的职能。四是新华系单位间的联系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新华发行集团围绕融合发展工作达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业生态圈初见端倪,全渠道、多领域产业新格局逐步显现。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山东新华将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重构实体书店的运营逻辑,塑造线下多维度的文化服务场景。三年疫情为实体行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加之短视频直播电商对读者购书习惯的影响,实体书店多年来的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需快速提升。只有不断创新经营手段,创新商业模式、盈利方式,才能在运营和竞争中获得长远效益。目前,山东新华围绕“银发经济”等新消费趋势,在全省创新打造了“老年大学新华分校”“新华自习室”等一批新的商业盈利模式,读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新项目的拓展力度,建立全省商业模式考核机制,打造更多具有新华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让“文化+服务”辐射更多群体,扩大新华书店的影响力。
二是注重互联网科技赋能,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综合文化服务生态圈。当前,新消费新业态崛起,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加速融合,消费市场面临进一步升级换挡,互联网化已成为转型升级工作的重要支撑。为此,山东新华总结形成了“三四一”互联网化工作思路,聚焦内部私域、外部私域和三方公域三类流量,多措并举强化与用户的链接,将社群运营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大力推动企微社群工作;布局抖音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分公司差异化开展直播业务并取得较好成效;打造“快团团”分销商业模式等。未来将重点围绕存量变产量,探索并打造出更多样化的“社群+”商业变现运营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
三是更深地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做强做实全民阅读“主力军”。近年来山东新华通过承办“山东书展”等省级展会,组织开展“沂蒙夏季书市”“滕州书展”等地域性品牌性文化活动,积极推动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等。在常态化举办好文化阅读活动的基础上,承接各类文化活动、提供定制化服务等。下一步将在聚力打造好省、市、县三级品牌活动体系的同时,加强与教育主管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等文化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图书销售渠道日益多元化对行业发展来说是好事。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社会关注阅读、主动阅读的消费需求反哺了图书销售渠道。二是图书质量标准细化助推了线上销售渠道的发展。三是“图书+万物”的融合性、延展性消弭了行业边界。当前,在争夺社交流量、抢占下沉市场和满足消费需求三大核心驱动力下,以抖音为首的社交分享类电商平台兴起,流量聚集高地从传统电商转移到短视频电商,图书销售渠道的变革迅速而猛烈。我认为,当前图书出版发行市场的生态亟需重塑。现阶段图书出版端和发行端在生存发展诉求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只是打法不一样,如不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优质的内容产品只会越来越倚重电商平台。市场的残酷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不管出版社还是新华书店,没有利润空间便无法生存。借此机会,我们呼吁出版发行单位树立共同体意识,共同维护好线上经营秩序,引导行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同时也期待未来能与各兄弟单位共同探索新时代下的异业合作、跨界融合的发展新路径,打造更多具有强大精品生产力、用户服务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商业模式,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社会、地方发展大局,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繁荣昌盛、出版发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