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书市场红利过后
华东六少如何奋楫前行?

  关键词 少儿出版 童书市场 经营策略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孙 珏

  如果从2013年算起,至2023年,童书市场可以说走过了高开高合的10年。从“所有赛道值得重做一遍”的人口红利、品类红利到消费疲软大势下的行业总量下降,利润在折扣挤压下的倒挂,一直走在市场前端的华东六少社似乎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郑重的话说,2024年童书市场行情从出版上游看,只会比2023年更糟糕。新媒体渠道从抖音开始商业化,2024年战火或将蔓延,抖音、视频号、快手、小红书、 B站等等,各大平台全面商业化,而直播带货引流的首选商品垂类依然还是图书。在获客成本高企的当下,一本定价几十元的童书,是最好的降本方案,还能全部转嫁给上游供货商出版社,让整个出版业为他们买单。所以,2024年,做童书的人日子不会太好过。当然,也有出版人预测实体店会略微回暖一些,但回到从前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童书出版人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是,曾经是行业共识,所有品类的图书,童书是电子产品入侵的唯一护城河——家长不会让孩子过多接触电子产品。但在现实面前已被“攻破”。内容呈现形式的大幅数字化、视频化,以及产品销售、消费方式的全面线上化,让童书出版人第一时间从纸质书的美好中清醒过来。然而,难题在于,基于童书出版商转型儿童文化和儿童教育服务商,需要头部自有IP的积累,这对于版权混战多年的专业少儿社来说并不现实。然而,做小幅度地对接和跨界、做新项目的探索,也只是在下行通道中所作的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但总归比没有强。因此,从华东六少社的整体发展状况看整个童书产业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

  2024年,行业自救依然重要。新媒体传播方式以及数字化内容的终端需求,既然不能逃避,只能迎头适应。比如,浙少社提出将儿童文学培育成达人眼中的“刚需”品;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产品端开拓了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牌产品;明天出版社制定了深耕省内市场的确定性策略,逐步建设适合区域市场需求的产品线,同步探索产品新形态,打造阅读新场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提出了“降库存、降应收账款”的切实举措……2024年,华东六少再聚首,我们邀请六少掌门人、渠道负责人等就多个核心话题,向他们发出了针对性提问。这些问题涵盖宏观趋势、线上线下变化、规模和盈利抉择、经营策略、新项目等不同维度。我们意欲探寻这些童书市场的长期主义者,在2023年看到的、亲身经历过的故事,以及他们面对2024年如何判断、如何行动,并预测2024年爆款产品。

  (详见本期“2024华东六少专刊”第4~1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综合
   第04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05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06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07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08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09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10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11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12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13版:中外交流
   第14版:中外交流
   第15版:中外交流
   第16版:精品精荐
   第17版:分销新视野/个性书店
   第18版:分销新视野/发行精英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报头
聚焦持续提升出版选题策划水平
华东六少如何奋楫前行?
全国新华研学协作共同体成立
2023年全国人均拥有图书8.40册(张)
出版人,该重新思考定位了!
精彩导读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一版要闻01华东六少如何奋楫前行? 2024-03-01 2 2024年03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