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版人,该重新思考定位了!
Sora可以直接以不同设备的本机纵横比为其创建内容。/图源OpenAI官网
《我的书中有秘密花园》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馨宇

  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2月15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了Sora(源于日文“そら”,意为“天空”),再次震惊世界。Sora是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而OpenAI更愿意将其称为“世界模拟器”。在观看Sora生成的视频后,“世界模拟器”是对其更加精准的描述,Sora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提示创建最长60秒的逼真视频,该模型了解这些物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可以深度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能生成具有多个角色、包含特定运动的复杂场景——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出真假。

  消息一出整个传媒业大“地震”,不少传媒人、广告人直呼“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Sora运镜自然、画面流畅清晰、理解物理规律,如果今后可以像ChatGPT一样自由访问,出版传媒业的未来该往哪里去?

  内容创作进入新时代

  AI代替论不可避免地再次上演,大部分人真的会成为“无用阶层”吗?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在AI的帮助下,文化传媒行业的制作成本将越来越低,会有更多人进入这一行业,如果原先行业内部的人没有掌握这种工具,那毫无疑问会被新加入的人群所替代。面对新技术必须要积极跟进,不然就会面临价值的消解。但是客观地从内容生态的角度来说,却是积极的。“Sora为人类的想象插上翅膀,也因此未来会出现一大批新的,甚至类似于文艺复兴式的,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的作品,给文化传媒行业带来一种文艺新奇感。”(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Sora的出现标志着内容创作进入了新时代。”数字经济学者刘兴亮表示。他认为,Sora给文化传媒产业主要带来四方面影响。一是内容创作领域将被革新。创作者可以更加直观快速地将创意转化为视频内容,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一领域,文化传媒产业的内容生态将被极大丰富。二是提升叙事和表达的多样性。通过Sora或类Sora模型进行创作的人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多样化的叙事技巧与视觉表达方式。三是改变内容的消费体验。Sora生成的视频能够提供更加高质量和更加沉浸的观看体验,会改变观众对视频内容的期待与消费习惯。四是促进个性化与定制化的内容发展。目前来说,实现内容的个性化与定制化成本很高,但未来随着Sora的开放与普及,创作者可以以更低的门槛、更高的效率,根据不同观众的偏好与诉求定制内容。

  纸质出版的双重困境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旗下福建创智联盟数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完全由AIGC担纲插画创作的《我的书中有秘密花园》,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首次实现了纸质出版物插画的全AI制作,踏出了AIGC在出版行业应用的“万里长征第一步”。该公司总经理徐天白认为,当下的技术演进,对纸质出版及服务于它的出版人形成了“两面夹击”,威胁很大,影响深远。内容生产方面,从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用户生产内容),纸质出版就曾因新模式的攻城略地而让出半壁江山。当时,两种方式都还受“内容生产不可能三角”约束,必须在成本、质量和规模三要素中放弃一个,而纸质出版物和出版人因为在PGC领域拥有质量把关的价值,在内容产业仍不可替代。而AIGC打破了这个“不可能三角”,低成本、高质量、大规模的内容生产正成为现实,对出版人的需求或将因此而锐减。受众习惯方面,经过抖音、视频号多年的洗礼,开卷有益已逐步让位于“开屏有益”,一旦Sora等普及后,高质量的短视频或再迎来一波井喷,纸质阅读的受众又将递减。

  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火爆再到如今的Vision pro、Sora,本来已经被短视频攻城略地的出版行业,如今正面临着“AI+短视频”的叠加威胁。沈阳表示:“纸质内容从我个人来看意义不大了,特别是加上疫情3年的催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纸质出版前景黯淡,除非纸质出版本身有重大的技术变革。”

  “不光是纸质内容,甚至文字内容都会受到威胁。”刘兴亮表示。“现在的年轻用户越来越喜欢视频内容,加之社会老龄化现象,纸质生产未来不得不考虑社会因素。”但同时,刘兴亮强调,这种危险程度仅限于“威胁”,目前来看,并不能给纸质内容下一个“一定会消亡”或“一定会没落”的论断。“纸质内容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方向。一是纸质出版内容的深度性,可以提供长久的思考,不会被快速消费的视频内容所取代,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高科技介质如何发展,质量和深度是纸质出版内容永远存在的价值。二是在某些特殊市场和特定领域,纸质出版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限量图书、收藏类艺术品等等。未来,纸质出版一定要与高科技介质深度融合,同时也要向个性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增加纸质出版自身的吸引力,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与偏好。”

  转变定位才能破局

  新质生产力是方向

  “人才价值的转向才是各行各业未来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刘兴亮认为,淘汰你的不是AI,而是掌握AI工具的人。AI是继互联网后的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这项技能,掌握得越慢越危险。

  徐天白表示,从AI技术演进的阶段看,目前已经过了“辅助阶段”,进入与人类的“协作阶段”,由创作时人的“拐杖”,向与人共同创作的主体演变。在这个阶段,替代出版人的不会是AI技术,只会是其他掌握了AI技术跨界而来的人。出版如果停留在“我们不生产知识,我们只做知识的搬运工”的维度,也大有被AIGC降维打击的危险。

  “编辑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说未来本质能力的考量就是‘发现’,发现好的思想、好的内容,然后变成书。”中信出版集团知识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朱虹认为,未来出版将会是出版流程的深层次融合。现在更多的是出著作后,再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的简单融合,而在AI或文生视频普及的未来,更多的可能会是作者自身先视频化进行传播,而后出版人把其中思想性内容沉淀下来,整理成著作,以供收藏与流传。

  出版人必须重新思考定位,出版也必须要融合AI,让AI在出版行业尽早落地。未来“负责想象的人更值钱”,而视频对内容生产商来说可能更多意味着赋能。“从内容生产商的角度来说,虽然短期内受制于平台而不具有主动性,但是长期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某一个单一平台依赖性的降低,内容生产商可能会有更大的自主权。”沈阳认为,AI甚至是传统媒体弯道超车的机会。从整个产业链来说,流量是最关键的。如果Sora类的文生视频内容或平台足够智能化和自动化,并且进一步降低致幻率,有可能文生视频平台本身就是一个APP,当下视频平台上的一些较低质的内容就会被替代。传统媒体就可以依赖于自身的渠道优势、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使用AI进行弯道超车。

  在内容生产上,Sora类产品可以为科技、科幻类图书赋予更多“实现”的可能。从前只在脑海中的内容情节也可以在Sora类模型的配合下变成现实,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而从营销层面上看,中信出版集团平行出版实验室也正在开发端口做营销工具,生成符合不同社交平台需求的软文,分发于社交媒体。而这也是未来文生视频对出版的另一种赋能,即通过生成营销视频、为不同用户群体定制不同的视频内容进行分发。从阅读服务角度来说,类Sora产品可以为纸质图书赋予更多维度的形态与内涵,为纸质内容增添新的能量。在后续的产业链延伸方面,一键生成视频可以为未来IP转化提供更多可能的空间,通过让AI理解图书内容,再一键生成IP短视频、短剧等多模态富媒体的媒介形式,运营效率也将发生巨大变化。2月21日,中文在线接受广发基金等机构调研时表示,中文在线拥有海量的文字IP,以及IP衍生开发的成熟商业化链条,未来或可运用Sora或类似应用生成短剧或短视频,通过现有商业路径进行规模化、商业化变现。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2024年工作任务之首。今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而重新思考定位、完成价值转向、主动布局AI就是出版业的新质生产力,是走出以新质生产力为基础的中国式出版现代化的第一步。

  美国未来学家、商业思想家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中提出了未来社会需要的六种能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丹尼尔认为,人类社会即将步入“右脑时代”,这六大能力正在变得与传统的分析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右脑主导的“全新思维”才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如今,我们正站在AI初显能力之时,而这六大能力目前来看甚至比往日更加重要。未来是“负责想象”的人的未来,是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人的未来,出版人又该如何定位自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综合
   第04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05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06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07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08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09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10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11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12版:2024华东六少专刊
   第13版:中外交流
   第14版:中外交流
   第15版:中外交流
   第16版:精品精荐
   第17版:分销新视野/个性书店
   第18版:分销新视野/发行精英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2024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将于11月中旬举办
出版人,该重新思考定位了!
连横《台湾通史》(译注本)简体版新书出版
《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聚焦领先世界的深海科技 讲好中国科技自强故事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综合03出版人,该重新思考定位了! 2024-03-01 2 2024年03月01日 星期五